第1136章:亂局【二合一】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字數:6214

時間回到一刻辰之前,浚水軍驍騎營營將曹玠率領五百騎兵趕到南門。

平心而論,南門一帶的戰況並不是十分糟糕,因為盡管浚水軍在內侍監某些反水勢力的偷襲下導致失去瞭對南門的控制權,但沒過多久,浚水軍將士們便迅速反應過來,對企圖攻擊行宮的陽武軍與一些混跡在其中的內侍監反水勢力,發動反攻。

不得不說,浚水軍不愧是駐軍六營之一,作為常年駐軍在大梁城郊甚少外派的軍隊,浚水軍的將士們在這次有預謀的賊軍偷襲中,盡管一開始出現瞭些許混亂,但沒過多久便穩定下來,他們將震宮作為據點,扼守住東西兩條大道,有效地遏制瞭陽武軍向行宮深處湧入。

“唏律律”

一陣馬嘶聲響起,驍將曹玠勒住馬韁,佇馬於震宮前,他環視著四周正在抵擋陽武軍的本軍將士們,高聲喝道:“段央何在”

幾聲喊話過後,便有一名將領疾奔到曹玠戰馬前,抱拳行禮:“軍侯段央,參見曹將軍。”

曹玠一揮手免去瞭段央的軍禮,沉聲問道:“眼下情況如何”

聽聞此言,段央正色說道:“那些陽武軍也不知發瞭什麼瘋,攻擊我軍,還有內侍監,方才他們”

“我不想聽這些我隻想知道,目前戰況如何”曹玠打斷段央的話,問道。

段央聞言全身一震,當即簡潔地說道:“南門失守,兩側城墻仍在激戰。”

曹玠思忖瞭片刻,問道:“陽武軍可有攻城器械”

“有雲梯。”

“”曹玠聞言皺瞭皺眉。

倘若陽武軍並未隨軍攜帶雲梯的話,他會采取先內後外的策略,即先側重力量殲滅兩側宮墻一帶的陽武叛軍,然後再集中力量奪回行宮南門。

可既然陽武叛軍準備瞭雲梯,那麼這個策略就行不通瞭,畢竟叛軍會借助雲梯源源不斷地攻上宮門外墻。

必須主動出擊

曹玠打定瞭註意,沉聲下令道:“段央聽令,我命你死守震宮,不得讓叛軍攻到行宮之內。”

“遵令”段央抱拳領命道。

見此,曹玠雙腿一夾馬腹,舉起手中的利劍,高聲喝道:“驍騎營聽令,隨我殺”

一聲令下,他率領五百名浚水騎兵,徑直朝著行宮南門而去。

沿途,混戰中的浚水軍步兵紛紛讓道,而那些企圖阻擋曹玠去路的陽武叛軍,則被曹玠所率領的五百騎浚水騎兵無情地屠殺,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

“叮”

一支箭矢的箭簇帶著強勁的力道撞在曹玠身上的甲胄上,但地遺憾地,卻隻能在這副甲胄上留下一道劃痕。

這一幕,別說陽武叛軍中有一名企圖狙擊曹玠這位將軍的將領驚愕地瞪大瞭眼珠子,就連曹玠都微微有些失神。

呵。

曹玠一臉嘲諷地沖著那名叛將咧嘴一笑,根本懶得理睬對方,揮動中手中那柄仿佛無堅不摧的利劍,一劍就將一名陽武叛軍連帶著身上的鎧甲劈成瞭兩截。

好劍

瞥瞭一眼手中那柄幾乎沒有損傷的利劍,曹玠暗自吹瞭一聲口哨:魏天子花巨金向冶造局下訂單打造的這批軍備,果然是不同凡響。

不曉得「遊馬重騎」當初在上黨戰場,是否也是這般的感受

曹玠忍不住遐想起來。

說實話,他浚水軍向冶造局采購的騎兵甲胄,並非是如同商水遊馬軍那樣的重型鎧甲,而是介乎於輕甲與重甲之間的一種鎧甲姑且范稱為中甲,這些中甲無法抵擋住強弩在五十步以內的狙擊,但依舊具有相當可觀的防禦力。

相比之下,陽武軍的裝備就不值一提瞭,儼然還是十年前的那種武器裝備,落後浚水軍近乎二十年的差距。

這也正是浚水軍在一開始被打懵的情況下仍能做出有效反擊的根本原因這兩支軍隊的裝備,實在相差太遠。

打得最簡單的比方來說:浚水軍士卒手中的兵刃,可能一劍就能將陽武叛軍連帶著身上的甲胄一起刺穿,可陽武叛軍手中的兵刃,卻需要好幾劍才能砍爛浚水軍士卒的甲胄。

在這種裝備的硬性差距下,陽武軍縱使搶占瞭先機,也無力對浚水軍造成什麼有效的傷亡。

也正是因為這樣,曹玠並不費多少力氣,就殺穿瞭南門沿途的叛軍,徑直沖到瞭行宮外。

而待等曹玠率領騎兵隊殺到行宮外,瞧見行宮外那密密麻麻的陽武叛軍,他亦不禁有些傻眼。

該死的,青鴉眾也不靠譜這人數,何止千餘人

曹玠苦笑地暗罵瞭一句,暗暗向方才對他傳遞警訊的段十三等人發牢騷。

當然,他並非是懷疑青鴉眾,畢竟這黑燈瞎火的,鬼知道究竟有多少陽武叛軍參與瞭進攻行宮的襲擊。

不過話雖如此,此刻曹玠心中卻沒有絲毫慌亂,反而在心底湧起陣陣亢奮在得到瞭冶造局打造的新式裝備後,他浚水軍正愁沒有合適的試驗對象呢

“殺”

隨著曹玠略帶亢奮的一聲令下,五百騎浚水軍騎兵儼然成為瞭陽武叛軍揮之不去的噩夢,這些仿佛刀槍不入的騎兵們,撒開馬蹄,放任胯下的戰馬疾奔,手中的戰刀每一次揮舞,便有一名陽武叛軍慘嚎著倒在血泊中。

要知道,冶造局給浚水軍打造的這批戰刀,可不同於以往那些,那是冶造局在斬馬刀的基礎上改良的另外一種兵器的雛形,而待這種刀具升級到使某位肅王殿下滿意的程度,它會有另外一個由某位肅王殿下親自命令的稱呼,陌刀。

相比較舊有的斬馬刀,這種陌刀雖然仍隻是雛形,重量輕便、刀刃更窄,且刀刃的前端比握柄處稍沉,使得浚水軍騎兵在揮舞時,往往隨手一揮,就能造成一次力道非常可觀的斬擊,再加上刀刃的弧度亦非常適合騎在戰馬上的騎兵們揮砍,以至於浚水騎兵們在揮砍的時候,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暢快淋漓。

尤其是當親眼看到揮舞的陌刀將目標連帶著身上的甲胄砍成兩截時,那種暢快,簡直跟上癮一樣。

據說,這批馬戰陌刀原本是打算配備於遊馬軍的,隻可惜,冶造局對這種兵器的改良沒能趕上魏韓北疆戰役,於是乎,浚水軍非常榮幸地成為瞭這種兵器的首位使用者。

就連曹玠都不得不承認,這種馬戰陌刀,哪怕仍隻是冶造局的試驗品,但威力遠比他以往所熟知的任何一種兵刃還要強勁,毫不誇張地說,有瞭這種兵器,像馬槍這種東西,就隻剩下當投槍使用的份瞭。

不知道廝殺瞭多久,曹玠心中那種亢奮絲毫不減,反而是他胯下的戰馬有些吃不消瞭,哼哧哼哧地從鼻子裡噴著粗氣,也難怪,畢竟中甲雖然不如遊馬軍的重甲沉重,但說到底它也是由合金鐵與牛皮打造的甲胄,重量自然不會輕到哪裡去。

然而再看一眼行宮外戰場上那些陽武叛軍,曹玠便皺緊瞭眉頭。

憑他估算,此番參與叛亂的陽武軍,根本不止千餘人,單單南門這邊,就估摸有兩三千之數,而如此龐大的人數中,有多少是真正的蕭氏餘孽呢

據他所知,打理著中陽行宮與中陽獵場的陽武軍,曾經最多時擁有三萬人的編制,哪怕是三十幾年後的如今,依舊保留有八千人的編制,難道這八千人,全部都是蕭氏餘孽

這不可能。

因此在曹玠看來,真正的蕭氏餘孽,可能隻是一小撮人,一小撮掌握著陽武軍兵權的將領,絕大多數的陽武軍士卒,可能隻是被蒙在鼓裡的無辜者。

就像他所殺的那名陽武軍叛軍,當他曹玠喝問對方為何要進攻中陽行宮時,對方居然反說他浚水軍造反。

開什麼玩笑

他浚水軍可是駐守大梁王都的都防軍

但通過這句話,曹玠也意識到,絕大多數的陽武軍多半是被那些混跡在其中的蕭氏餘孽給欺騙瞭。

該死的,這幫鄉下軍,難道就不知我浚水軍麼

曹玠懊惱地瞧瞭一眼四周。

而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轟隆隆的巨響,就著依稀的月光觀瞧,曹玠驚喜的發現,那似乎是衛穆的南燕軍。

領頭的那隊騎兵,其先鋒似乎是衛穆的副將艾訶。

太好瞭,援軍來瞭

曹玠心中大喜,佇馬靜等著南燕軍的到來。

遠遠地,南燕騎兵朝著行宮外的陽武軍展開瞭沖鋒。

二十丈

十丈

突然,正準備與艾訶打招呼的曹玠,猛然感覺情況不對,身為武將的直覺,使得他下意識地舉起瞭手中的利劍,擋在胸前。

隻聽鏘地一聲巨響,艾訶手中的長槍,被曹玠的利劍給彈開瞭。

“艾副將艾副將,你做什麼”曹玠驚呼道。

然而,艾訶卻對他的招呼視若無睹,連連出手搶攻曹玠。

見此,曹玠在一陣茫然後,忽然心中一震,意識到瞭一件事:艾訶,乃蕭氏餘孽

不好

心中大驚的曹玠連忙轉頭瞧向四周,果然看到,他麾下五百名浚水騎兵,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南燕騎兵殺瞭一個措手不及。

“浚水軍造反作亂,諸君隨我勤王”艾訶大聲喊道。

聽聞此言,南燕騎兵以及隨後趕到的南燕軍步兵,對浚水軍展開瞭兇猛的進攻,這顛倒黑白的說辭,氣得曹玠險些一口血噴出來。

“住手住手艾訶是蕭氏餘孽,莫要聽他該死的”還沒等曹玠喊完那句話,他就被一名南燕騎兵險些用兵器擊中。

不得不說,曹玠犯瞭一個錯誤:衛穆麾下那些南燕軍士卒,哪裡曉得什麼蕭氏餘孽,因此他的話,遠遠沒有艾訶那句浚水軍造反來得重。

雖然南燕軍當中也有些將士感到迷惑,不明白浚水軍為何要造反,但在大將軍未曾現身的情況下,他們自然要聽從副將艾訶的命令。

不得不說,憑借著優良的兵器,浚水軍尚能擋住人數眾多的陽武軍,可面對武器裝備並不遜色他們多少的南燕軍時,浚水軍的處境就變得非常不利瞭,以至於節節敗退。

見此,艾訶也顧不得與曹玠纏鬥,高聲喊道:“陽武軍、南燕軍聽令,隨我殺入行宮,保護陛下”

這句話比什麼都管用,以至於陽武軍一下子就倒向瞭南燕軍,對浚水軍展開瞭猛攻。

而聽到這番話的浚水軍將士,卻一個個茫然無措:對方不是叛軍麼

由於兵力懸殊,曹玠眼睜睜看著艾訶率領南燕軍與陽武軍殺到瞭行宮內,他唯有朝著宮墻方向大喊:“速速稟告陛下,南燕軍造反”

兩個陣營,彼此都認為對方造反,以至於場面極其混亂。

片刻之後,這個消息傳到瞭中宮正殿,縱然是方才面對怡王趙元俼逼宮的舉動卻仍能穩如泰山的魏天子趙元偲,在聽說南燕軍造反的消息後,亦有些坐立不安瞭。

他沉聲呵斥怡王趙元俼道:“老六,事到如今,你仍執迷不悟麼”

蕭鸞

怡王趙元俼腦海中閃過他當年與蕭鸞結識時的一幕幕,想起當年那位性情輕佻、狡黠機智的南燕侯世子。

良久,他抬起右手揮瞭揮,示意那些夜鶯們放開挾持的賓客。

“解藥呢”魏天子喝問道。

怡王趙元俼搖瞭搖頭,說道:“不需要解藥,這種麻藥些許時辰後就會自行消散”

聽瞭這話,魏天子面色稍霽。

畢竟,這事再次證明怡王趙元俼並非是要犯上作亂。

可一想到這個兄弟被蕭鸞利用,魏天子就一肚子火。

而此時,見宮殿內的夜鶯放開的人質,中宮殿外的禁衛軍迅速湧入,將夜鶯們盡數拿下,包括趙弘潤身邊的鶯兒與雀兒姐妹。

而就在這些禁衛軍準備擒下怡王趙元俼時,卻見魏天子眼睛一瞪,喝道:“分不清孰輕孰重麼還不速速去協助浚水軍平息叛亂快去全部都去靳炬”

“卑職遵命”

禁衛軍統領靳炬抱拳領命,隨即轉身揮手招呼道:“禁衛軍,隨我出擊”

於是乎,所有的禁衛軍又再次湧出殿外,協助浚水軍平定叛亂去瞭。

“陛下,如今怎麼辦”

已逐漸從身體麻痹中恢復的李鉦走到魏天子身邊,低聲說道:“南燕軍亦反,則浚水軍恐怕抵擋不瞭多久”

聽聞此言,殿內眾多賓客忍不住竊竊私語,面露驚慌之色。

見此,魏天子鎮定地說道:“怕什麼殿內仍有上千男兒,難道守不住一個中宮”

說罷,魏天子環顧四周,沉聲說道:“諸君,朕欲親自上陣,誅殺亂黨,爾等可願跟隨”

聽聞此言,宗府宗正趙元儼、成陵王趙燊、安平侯趙郯等姬昭氏王室子弟,率先起身相應號召:“臣等誓死守衛陛下”

隨即,殿內其餘貴族,無論心中是否惶恐不安,亦迫於形勢,紛紛起身。

而此時,趙弘潤站起身來,對魏天子說道:“父皇,兒臣尚有五十名肅王衛與百餘名青鴉眾,容兒臣前往召集眾人。”

說話間,他忍不住一次次地看向六王叔趙元俼,心情很是復雜。

而在聽到趙弘潤的話後,魏天子亦轉過頭去看瞭一眼這個兒子。

平心而論,他與蕭鸞的恩怨,他並不希望趙弘潤這個小輩插手,畢竟那是上一代的恩恩怨怨。

這是一個出於父親的自尊。

但就目前的局勢看來,任何一股力量都是難得可貴,更何況這個兒子還是傑出的統帥之才。

於是他點瞭點頭,說道:“唔,去吧,期間大小事務,你自行拿捏。”

“是”

趙弘潤拱瞭拱手,留下幾名宗衛保護玉瓏公主與烏娜,僅帶著衛驕等人以及羋薑,疾步走向殿門。

路過怡王趙元俼時,趙弘潤忍不住頓足又看瞭一眼這位六王叔,他心中有太多的話想對這位六王叔說,但眼下,儼然不是一個合適的時機。

“走。”

低聲對羋薑與宗衛等人說瞭一句,趙弘潤邁步走出瞭大殿。

這讓怡王趙元俼愈發失落,畢竟趙弘潤方才駐足而立、欲言又止的舉動,他其實也是看在眼裡的。

“義父”

鶯兒與雀兒姐妹仿佛是感受到瞭趙元俼心中的失落與茫然,走到後者身邊,輕聲安慰。

感受到姐妹二人的關切,趙元俼微微點瞭點頭,隨即嗓音嘶啞地說道:“鶯兒、雀兒,去幫他。”

“是,義父。”鶯兒點瞭點頭,帶著雀兒以及殿內其餘夜鶯們離開瞭。

魏天子並沒有阻止夜鶯們離去,畢竟他分得清誰才是真正的敵人,至於老六趙元俼,他隻是一個被舊情所蒙騙的悲哀之人。

就仿佛沒有瞧見怡王趙元俼似的,魏天子將沈淑妃與烏貴嬪托付給趙弘宣善加保護,帶著李鉦以及趙元儼、趙燊、趙郯以及眾多貴族們,邁步來到中宮殿外,等待著叛亂勢力的殺至。

此後的戰況,並未有什麼起色,縱使是浚水軍,面對著陽武軍與南燕軍的夾攻,亦出於人數上的劣勢而節節敗退,見此,浚水軍副將李岌當機立斷放棄其他宮殿,死守中宮。

而此時在中宮殿前的空地上,肅王趙弘潤已聚集瞭肅王衛與青鴉眾,利用一些附近宮殿內的傢具,構築瞭一道簡易的防線。

隨著越來越多的浚水軍士卒撤退下來,趙弘潤高聲喊道:“浚水軍聽令,現在由我趙潤接管指揮”

對於這位肅王殿下的搶班奪權,浚水軍副將李岌並無異議,畢竟肅王趙弘潤在行軍打仗方面的才華,有目共睹。

在李岌的積極配合下,浚水軍在中宮殿前重組陣勢。

而此時,趙弘潤也已命令肅王衛將僅有的幾架狙擊弩用一些木櫃架瞭起來。

不得不說,縱使是趙弘潤,亦對此刻的局勢感到極為棘手,倘若此刻他身邊有一萬肅王軍不,哪怕五千全副武裝的肅王軍在,局勢就不會如此被動。

雖說浚水軍亦是精銳,但不得不說,這支軍隊的確沒有久經沙場的肅王軍悍勇,畢竟,肅王軍可以說是從戰場上磨礪出來的銳軍。

“肅王殿下。”

三衛軍總統領李鉦來到瞭這邊。

“李將軍。”趙弘潤朝著李鉦點頭示意,隨即回頭瞧瞭一眼中宮殿廊的魏天子與眾多貴族們。

不可否認,魏天子那親自上陣的做法的確很鼓舞士氣,但實際效用,趙弘潤卻並不看好一幫平日裡養尊處優的人,縱使會些所謂的劍術,難道就能與士卒相提並論

更要命的人,這些人哪怕是死瞭一個,都不值得。

“李將軍,對本王透個底吧,父皇有什麼後招麼”趙弘潤低聲問道,他不相信他父皇毫無準備。

聽聞此言,李鉦苦笑瞭一下,因為此刻參與叛亂的南燕軍,本來就是魏天子的後招之一。

“為今之計”李鉦附耳對趙弘潤說瞭幾句,聽得趙弘潤時而皺眉、時而舒眉。

片刻後,叛軍果然殺到,但因為趙弘潤已在中宮重組陣勢,叛軍暫時無力攻破此地。

然而就在這時,忽見有幾名前往打探戰況的青鴉眾回到中宮,大聲喊道:“北二軍北二軍攻入行宮”

“什麼”

趙弘潤面色頓變,心中湧現一個不好的預感。

而此時,魏天子亦滿臉陰沉,猛然回頭,沉聲問道:“南梁王何在”

附近諸人面面相覷,左右皆瞧不見南梁王趙元佐。

見此,魏天子的面色變得更加難看。

然而就在這時,卻見南梁王趙元佐慢悠悠地踱出瞭中宮大殿,似笑非笑地問道:“臣聽到陛下召喚,不知有何吩咐”

魏天子愣住瞭。

北二軍攻入中陽行宮,然而南梁王趙元佐卻仍然獨自出現在他面前,這就說明瞭一件事南梁王趙元佐的立場。

“很意外麼”仿佛是看出瞭魏天子心中的震驚,南梁王趙元佐淡淡說道:“站錯隊伍的經歷,一次就足以。人生能有幾個十七年呢對吧我會平定此次叛亂的,我的陛下。”

聽聞此言,魏天子的表情變得極其精彩:最信任的老六這次背叛瞭他,而他向來懷疑與忌憚的老三,卻放棄瞭報復當年之事的天賜良機,選擇站在瞭他這邊。

蕭鸞背叛瞭元俼,而你,則背叛瞭蕭鸞麼

魏天子深深看瞭一眼南梁王趙元佐。

他從來都看不懂這位三王兄,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

這個男人,比蕭鸞還要難對付。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