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後病危當李休接到這個消息時,整個人也感覺腦子中“嗡”的一聲響,隨即就飛奔到內宅將這件事告訴瞭平陽公主,雖然平陽公主和李世民一直沒有和解,但她和長孫皇後之間的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這主要是長孫皇後一直想要化解平陽公主和李世民姐弟間的矛盾,雖然沒有成功,但卻與平陽公主建立瞭深厚的感情。
平陽公主本來正教著小兒子李洛讀書,雖然小傢夥還小,但平陽公主的傢教卻很嚴,所以從小就開始讀書給他聽,比如現在母子二人就正在讀李休從後世照搬來的三字經,當然是經常他刪減的,比如一些歷史上還沒有發生的事,就被他給隱去瞭。
不過就算少瞭一部分,三字經依然十分適合做為孩子的啟蒙教材,現在不但新築學堂用,其它的私塾,甚至皇宮與貴族也都給啟蒙的孩子教三字經,當然隨著三字經的傳播,又讓李休賺得瞭不少的名氣,隻是到瞭他現在的地步,已經不在乎這些文名瞭。
“娘子,皇後出事瞭”李休大步走過來,然後將長孫皇後病危的事講瞭一遍,其實他也是剛剛接到消息,而且消息中隻說長孫皇後病危,至於如何病危現在又是什麼情況李休也是一無所知。
“什麼”平陽公主聽到這個噩耗也是一臉的震驚,隨即就將李洛交給奶娘,急切的抓住李休的手道,“之前皇後的病不是已經在恢復之中瞭,而且前幾天我還見過她,當時她也說感覺身體好多瞭,怎麼好端端的就病危瞭”
“這個我也不清楚,消息也是剛從宮裡傳來的,我現在打算進宮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李休這時也有些焦急的道,長孫皇後雖然不是李世民,但她身為,若是去世的話,同樣會對大唐的江山造成很大的影響,更別說長孫皇後還不是一般的皇後,在歷朝歷代的皇後之中,她對朝堂的影響絕對可以排得上前十,所以她的去世隻會對朝堂造成更大的沖擊。
“好,我隨你一同進宮”平陽公主幾乎馬上就做出瞭決定,當下讓奶娘帶走李洛,自己連衣服也沒來得及換,就跟著李休一起上瞭馬車,然後快馬加鞭趕往皇宮。
本來李休以為李世民會暫時封鎖消息,畢竟長孫皇後生病也不是一次兩次瞭,而且之前也數次徘徊於生死的邊緣,所以也沒必要馬上就搞的天下皆知,說不定經過診治之後,可以將長孫皇後從生死線上拉回來。
可是讓李休沒想到的是,當他的馬車剛來到皇城時,就隻見皇城門口已經堵瞭不少的馬車,看樣子都是接到消息的大臣趕來的,但卻因為車子太多,一時間竟然把城門給堵住瞭,這讓馬車上的李休和平陽公主也十分著急,最後李休幹脆讓人繞到皇城的西側,從另一個城門進入皇城。
皇城與太極宮之間還隔著一道城墻,中間長樂門和廣運門可以進出,不過一般的官員根本進不去宮門,所以現在都在宮門外等候,而李休和平陽公主卻是乘著馬車直接通過廣運門進到太極宮,然後直奔兩儀殿而去。
兩儀殿是李世民處理政務的地方,但是在兩儀殿後面,卻是有兩重殿門,分別是朱明門和兩儀門,兩道殿門中間則是一條橫街,也是李世民處理朝政和住宿的分界線。
馬車來到朱明門前,李休和平陽公主也下瞭馬車,因為再往前就是皇帝的寢宮,是絕對禁止任何馬車進入的,所以兩人也隻能徒步而行,寢宮也分為兩部分,其中以永巷為界,南邊是帝寢,也就是李世民休息的地方,其中甘露殿就在這裡,而永巷以南則是後寢,也就是皇後妃子居住的地方,長孫皇後居住的立政殿也就在這片區域。
李休身為男子,哪怕他再怎麼受李世民的信任,但也隻能到達帝寢這一部分,根本過不去永巷,因為永巷以北的後寢是嚴禁任何男子進入的,這還是長孫皇後自己立下的規矩,甚至連長孫無忌想要探望妹妹,都要等長孫皇後出瞭後寢才能見上一面,皇子在十歲之後,更是要搬出皇宮,平時隻有特定的日子才能進宮探望母親。
當李休與平陽公主來到永巷時,發現長孫無忌已經在這裡等候瞭,臉上也滿是焦急之色,李休這時也急忙上前打聽道:“無忌兄,皇後的病情如何,禦醫們怎麼說”
“我也不清楚,後寢嚴禁任何男子進入,所以剛才我妻子先進去探望瞭,現在還沒有任何的消息,我也是等的心急”長孫無忌這時一邊搖頭嘆氣一邊回答道,說話時他的眼圈都紅瞭,雖然他這個人心機很深,但是對自己這個從小與自己一起長大的妹妹,他還是十分的疼愛的,甚至絲毫不比李休對七娘的疼愛差多少。
“夫君,既然你們進不去,那我就先進去看看,盡快會給你們送來消息”平陽公主這時也走上前道,說完沖長孫無忌微一點頭,然後就邁步穿過瞭永巷進到後寢的區域。
“多謝公主”看到平陽公主離開,長孫無忌這才反應過來,當下急忙沖著平陽公主的背影道謝,他與李世民從小一起長大,與平陽公主自然也是舊識。
“無忌兄,我記得皇後的病情從去年時就開始好轉瞭,怎麼會無緣無故的變得這麼嚴重”李休這時再次追問道,長孫無忌畢竟比自己早來,而且消息也靈通,所以他可能會知道的更多一些。
果然,隻見長孫無忌聽到這個問題時,臉上竟然露出幾分惱火之色道:“其它的事情我不太清楚,不過據我打聽到的消息,皇後好像是在東宮忽然發病的”
“東宮難道說這件事和承乾有關”李休聽到這裡也不由得臉色一沉,當下低聲自語道。
就在李休猜測著長孫皇後發病的原因時,忽然隻見一個內侍飛奔而來高聲道:“陛下有旨,宣兩位國公火速趕往立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