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八旗改革

作者:袂淺 字數:6709

正當弘晞雙腳懸空坐在乾清宮偏殿的黃花梨木書桌旁,邊聽著站在桌前的漢學師傅梳理昨日所學的內容,邊在心底裡對乾隆這“認哥做兒沒大沒小”的行徑表示深深譴責之時,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也都瞧著最上面空空蕩蕩的龍椅與最前面一排皇子們所站的位置,面面相覷、互相大眼瞪小眼。

今日的朝會對於康熙朝的滿漢官員們來說可真是開天辟地頭一遭看到的稀罕光景:

一向勤勉,沒有特殊情況會日日禦門聽政的萬歲爺竟然“曠工”瞭足足大半個時辰!

更讓人驚奇的是不僅萬歲爺錯過瞭早朝的時間點,上朝聽政的太子爺、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五貝勒、七貝勒、八貝勒也都齊齊遲到瞭!

好傢夥,父子八人這是在大夏天中同時睡過頭瞭?

因為今日份的異常而浮想聯翩的官員們你瞧我,我瞅他,左等右等,直至巳時二刻,終於陸陸續續等到瞭姍姍來遲的皇帝父子們。

不過父子八人臉上如出一轍眉頭緊鎖的嚴肅表情卻瞧著不像是睡過頭的懊惱模樣,這也使得百官們紛紛收起瞭腦海中亂七八糟的思緒,將註意力放在瞭眼前的朝政之上。

等幾件要緊的政事商談完後,已經臨近巳時末瞭。

眾官員們又清楚地聽到站在最前面的一排皇子們肚子挨個“嘰裡咕嚕”地唱起瞭空城計,甚至坐在龍椅之上的萬歲爺都隱晦的用帶著玉扳指的右手摸瞭摸幹癟的肚子,這副模樣完全就是錯過早膳,肚子餓的狠瞭。

究竟是什麼原因引得皇帝父子們今日不但遲到瞭還連早膳都顧不上吃?百官們八卦的心思又在這一刻翻湧瞭起來,原本以為站在龍椅之側的梁總管應該極其有眼色的宣佈退朝,伺候皇上回寢宮中用膳瞭,誰曾想竟然看到身穿明黃色朝服的萬歲爺輕拍瞭兩下龍椅扶手,一臉感慨地說道:

眾位愛卿們,不怕爾等笑話,朕今日醒遲瞭,原因是由於昨日帶著皇子們與小太孫微服私訪時,在宮外瞧見瞭不少超出朕意料范圍之內的事情,令朕昨晚躺在龍床上輾轉難眠,直到大半夜,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忽入夢中來,翁庫瑪法與汗瑪法苦口婆心地向朕講瞭一番話,使朕感受頗深,想要拿出來與諸位卿傢好好聊上一聊。”

百官們聽到這話,鑒於以前每回聖上又雙受聚白龍魚服、在打著祖宗們的名義說事時,都會在朝堂上掀起三

層驚濤浪的過往,滿朝文武們全都屏住呼吸,緊張的將一顆心提到瞭嗓子眼處,支棱著耳朵俯身恭敬道:

兒臣/奴才/微臣願聞其詳。

康熙抬瞭抬手,蹙著眉頭從龍椅上起身,雙手背後邊在禦階之上走動著,邊嘆息道:

“當初驍勇善戰的八旗軍跟隨先帝與睿親王多爾袞入關,如今一晃眼也有近一甲子的時間瞭,朕萬萬沒有想到也就這兩、三代人的功夫,八旗生計可成一個不小的問題瞭。

“昨日朕在京郊的民人村落中意外見到瞭不少在內城中失去房子的貧苦旗人,等到瞭那外城的娛樂之地又瞧見衣著光鮮的旗人當著朕的面買東西賒賬不給人傢攤販錢,腆著臉做起瞭老賴!提個鳥籠、捧著個蛐蛐罐子、一臉悠閑地在八大胡同中遊街串巷的閑散旗人們更是數不勝數!

“兩者對比鮮明的模樣是朕從未想過的,不滿三周歲的太孫見到那些閑散旗人們,還一臉稚氣的對朕疑惑詢問道:汗瑪法,孫兒不懂,為何孫兒與阿瑪、大伯、眾位叔叔們平日裡都得刻苦讀書,玩

樂的時間甚少,這些八旗子弟們沒有咱們愛新覺羅一族尊貴,怎麼還能過這般悠閑享樂的小日子呢?八旗子弟們如此幸福,簡直比皇子龍孫們的生活還享受!等下輩子瞭,孫兒也要做個八旗小米蟲,這種不用辛苦讀書、辦差還有朝廷供養著的日子簡直是太快活瞭!

站在底下的眾臣們聽到這話眉心皆是重重一跳,反應過來萬歲爺這是生出想要改革八旗制度的心思瞭。

腹中饑餓的七位皇子也都不禁用餘光互瞄瞭一眼,準備待會兒見機行事,接他們老父親拋出來的話茬子。

“實話說,太孫這奶聲奶氣的天真問話聽的朕心中一梗,汗顏不已,半夜入夢的太|祖高皇帝也氣得臉色通紅,用手指著朕的鼻子,連聲唾罵道:愛新覺羅·玄燁,你身為帝王,上三旗的旗主,統領八旗,平日裡究竟是如何治理八旗的,竟然使得現如今一些傢境優渥的旗人早就忘記瞭先祖們浴血奮戰、篳路藍縷開創基業的艱辛,失去瞭質樸的本性,沾染上瞭好逸惡勞的作風,這樣下去他們很容易被朝廷養廢瞭,若再有戰事興起,怕是這些人很難指望上。你若再放任他們這些人這樣整日躺著吃喝玩樂,莫不是想要早早斷送我大清基業不成?

“萬歲爺,奴才/微臣惶恐。”

/即便百官們心中各個如明鏡似的,知道萬歲爺這是在打著開國皇帝的名號來誇張說事情的,但看到萬歲爺狠起來是真的在大庭廣眾之下指名道姓的自己罵自己,不禁嚇得雙腿一軟,紛紛撲通往地上跪。

排成一溜站在最前面的皇子們神情也十分微妙,可別說,他們汗瑪法說話這調調,倒真的與那顯靈時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暴躁懟人“老祖宗”有幾分類似啊。

“阿嚏——”

坐在書桌旁正跟著師傅讀書的皇太孫突然張嘴打瞭個噴嚏,而後頂著漢學師傅擔憂的目光,擺瞭擺小手,接過貼身太監小安子遞來的濕潤汗巾,擦瞭擦鼻子,蹙著小眉頭一時之間也猜不出來這究竟是誰大清早的在念叨他。

太宗文皇帝站在太|祖爺身旁,也神情肅然的皺著濃眉對朕冷聲道:玄燁,前明亡國時,其財政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被朱傢宗室們給硬生生拖垮的,如今大清這不事生產、龐大的八旗子弟們與明朝宗室何其相像?老朱傢的宗室宗親們把大明帝國吃空瞭,莫非等再過若幹年,八旗子弟們也把大清帝國吃空後,你才開始後悔沒有早早整改八旗嗎?

帝王話音剛落,太子爺也緊跟著滿臉羞愧地拱手開口道:

“兒臣不敢隱瞞汗阿瑪,其實昨夜達瑪法與翁庫瑪法兩位老人傢也入瞭兒臣的夢裡,對兒臣說瞭相似的話,這使得兒臣陷入夢境中遲遲掙脫不瞭,故而錯過瞭今日用早膳的時間,還耽擱瞭早朝。

汗阿瑪,兒臣也夢見先祖們瞭。

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幾人也跟著連聲附和道。

瞧出來這父子八人儼然是早就商量好,準備今早聯手唱雙簧來強制推行八旗制度改革的事情瞭,除瞭事不關己的漢臣們外,滿臣們心中都生出瞭不妙的預感,不懂皇帝究竟是打算怎麼整飭八旗,竟然扯瞭這麼大的兩張旗幟?

“哦?原來保成、保清你們也夢到瞭老祖宗啊。”看到兒子們如此上道有默契的模樣,康熙佯裝出詫異的神色,滿臉錯愕的感嘆一聲,又憂心忡忡地說道:

“看來八旗制度的問題十分大,目前已經到瞭不整改祖宗們的棺材板都壓不住,要夜夜從長生天過來進入朕的夢境裡,讓朕不得安寢,吃不下膳食的地步瞭啊。

看著萬歲爺在夏日大白天睜眼說瞎話的百官們:……3

4;眾位愛卿們覺得此事究竟應當如何處理呢?

居高臨下站在禦階之上的康熙話音剛落就——掃視著跪在底下的文武百官們,漢官們不禁全都挺起瞭胸膛,被視線掃到的滿臣官員們各個眼神回避。

看著底下半晌沒有一個人敢接話的,康熙也不著急,摩挲著手上的玉扳指,看向自己的堂姑父樂呵呵地笑道:

“明珠啊,你在戶部、兵部、吏部都曾擔任過要職,朕昨個兒還聽到民間有一句‘天要安,殺老明’的戲言,你來說說你的看法。

被強行點名的納蘭明珠心臟“咯噔”一跳,明白萬歲爺這是要槍打出頭鳥瞭,不禁思忖瞭片刻,朝前拱手恭敬道:

“萬歲爺明鑒,民間戲言萬萬不能信啊!奴才對大清忠心耿耿,也曾在宮外看到許多閑散旗人們,瞧著這些作為兵丁儲備役的八旗子弟們整日裡無所事事、遊手好閑的浪費大好時光,也覺得頗為不妥,正在尋思著如何向萬歲爺諫言呢,哪成想太孫殿下小小年紀一句話就使得萬歲爺看到瞭問題的癥結所在,奴才十分的佩服。

瞧著納蘭老狐貍模模糊糊地說瞭一段拍萬歲爺龍屁、其實半點兒沒表露自己明確看法的廢話,站在他旁邊的索額圖不禁嘴角抽搐瞭兩下,但心裡也明白,這在一個弄不好就會被所有八旗子弟們怨懟的事情上面,寧願說一些沒營養的車軲轆話,也最好別急著沖上前提建議,要不等哪日萬歲爺反悔瞭,想要找個替罪羊瞭,你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心中正這般唏噓想著的索額圖就瞧見太子爺貿貿然沖上前開口瞭:

“汗阿瑪,兒臣認為如今有海貿、玻璃、水泥等物存在,國庫銀兩豐盈,可以再次擴大在旗兵丁的數目,我們的騎兵、步兵訓練有素,可水師方面還比較薄弱,眼下海外諸國都在大力發展水師與海上貿易,咱們也不能落後,需得跟上步伐。

聽到太子爺這話是在給八旗子弟們謀福利,索額圖不禁松瞭口氣。

在三藩之戰中與納蘭明珠一塊最早支持萬歲爺削藩的兵部尚書富察·米思翰在儲君話音落下後,也朝上拱手,十分認真地說道:

“萬歲爺,奴才認為太子爺所說的話有理,八旗水師應當擴大人數,增強訓練,寶島雖然已經收復回來瞭,但與咱們隔海相望的倭國卻是個不安定的存在,倭寇猖獗又沒皮沒臉,倘若未來真有海戰,大清水

師強大,咱們也能盡早應對。

聽到米思翰這話,康熙也對其露出瞭一抹贊許的眼神,心中還有些慶幸,之前他曾意外從弘歷口中得知,原來在別的時空中,米思翰“自己”這個頗為看好的臣子竟然在康熙十三年就早早病逝瞭,令“自己”非常惋惜,如今看著須發皆是灰白色的米思翰身子還算比較硬朗,能談到尚且沒有影子的海戰上面,他不禁滿意地點頭道:

“保成與米思翰說的擴大在旗兵丁的事情朕也想到瞭,這是朕其中一個設想。”

“如今擺在眼前最令朕憂慮的事情則是那些無房混跡在民人村落中的貧苦旗人們,他們祖上也都

是為大清效過力的有功之人,於情於理朕都不能讓這些旗人們長年累月的在京城中沒有房子可住,索額圖你對此可有什麼好的提議?

“堂姑父被提問過瞭,果不其然聽到自己這個“大姨夫”也被聖上點名瞭,索額圖抿瞭抿唇,拱手斟酌道:

萬歲爺,大清律明面上規定,旗民分居,旗人盡數住在內城,民人皆住在外城,奴才認為可以讓朝廷出資在內城建造一批實惠便宜的房子用極低的價格租賃給這些失去旗房的旗人們居住,住在朝廷安排的房子內,想來會要比他們自己去找牙行租賃房屋來的便捷、安全些。

不錯,索額圖這話也說到瞭朕的心坎上,無房旗人們的住宿問題迫在眉睫需要處理,可若是讓他們住在內城中就又和養米蟲沒什麼兩樣瞭,昨晚太|祖高皇帝給朕支瞭個招。”

康熙做出一副懷念的模樣悠悠嘆道:

“翁庫瑪法說咱們滿洲的根在大東北,子孫後代們不能如今在富貴京城中過慣舒服生活瞭就把龍興之地的發展給忘記瞭。

“他老人傢說那些整日隻知躺在祖宗們的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旗人們就是忘記自己老祖宗們是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從白山黑水中艱難跋涉地走出來瞭。

“太祖爺給朕建議讓朕派人去東北尋一處地廣人稀、適合種莊稼的好地方,把這些閑散旗人與貧苦旗人都遷到那邊帶著傢眷子女們建造房子、分田地,進行屯耕,這樣以來既能穩固邊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民間八旗生計問題,還便於充分利用龍興之地那邊肥沃的黑土地,這一舉三得的好處,聽得朕很是心動,故而朕準備就按照老祖宗說的法子做,開展閑散

旗人東遷的計劃。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眾位愛卿們就抓緊時間,積極獻言獻策,盡快把妥協的東遷方案給朕做出來,也好讓朕在給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上香時,把奏折燒給他們兩位關心大清發展的老人傢好好瞧瞧看。

聽到萬歲爺竟然打算把無所事事的旗人們直接趕回東北老傢種地去,無論是滿人還是漢人全都驚得險些將眼珠子給瞪出來瞭。

“汗阿瑪聖明,兒臣覺得東遷之事可行!太祖高皇帝的提議妙極瞭!”

康熙話音剛落,七位皇子忙異口同聲的高呼道。

既然大傢都覺得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傢的法子可行,那今日朝會就到這裡瞭!退朝!

拋下駭人驚雷完全不給底下官員們說話反駁的機會,康熙直接笑著轉動著玉扳指,邁著流星大步離開瞭瞭。

太子爺、直郡王、誠郡王、四貝勒七兄弟也腳底抹油的跟上瞭他們老父親的腳步,儼然一副要去乾清宮蹭禦膳的舉動。

等跪在地上的百官們回過神來,眼前又是那空空蕩蕩的龍椅與面前一整排的皇子們站位,這下子他們再也不像沒上朝之前,滿心滿眼都是八卦瞭,萬萬沒曾想到這腦袋頂著光環的旗人竟然還會有務農的那一日?漢官們紛紛從地上爬起來,三三兩兩地臉上帶笑

離去瞭。

滿臣官員們則全都像是迎頭被挨瞭一木棍似的,宛如無頭蒼蠅般下意識往索相與明相跟前湊。

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也被皇帝父子們這一手給搞瞭個措手不及,瞧見一眾滿官們朝他們望過來,兄弟倆也眼皮子跳瞭跳,極快轉過身子,步子匆匆往外走瞭。

待官員們前後跟著走出宮門,各自尋駿馬、尋馬車準備往任職的衙門趕時,一個以往簇擁在納蘭明珠身旁的心腹官員不禁趕在納蘭明珠抬腿上馬車前,伸手攔住瞭納蘭明珠,蹙著眉頭難以置信地低聲憂心道:

“明相,難道萬歲爺真準備要把閑散旗人們挪到東北之地瞭?這可不是一件開玩笑的事情啊!”納蘭明珠聞言,不由斂眉怒瞪瞭他一眼,而後恨鐵不成鋼地在其耳畔輕聲喝斥道:

“你是蠢腦子嗎?萬歲爺今個兒都打出開國皇帝的旗號來行事瞭,明確對咱們說瞭東遷是一舉三得的好事,皇子們口徑一致的表示附和,難不成咱們這些底下人還

能反駁早已作古的太|祖爺嗎?

東北是大清的龍興之地,誰敢說一句不願意動身回去發展那片廣袤的土地?佟國維這個如今萬歲爺唯一活著的嫡親舅舅還能被萬歲爺趕到盛京老傢,美其名曰助力盛京發展呢,若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大著膽子當庭對東遷提出異議,你是想要被萬歲爺動動嘴皮子指使護衛們拖下去送去見太祖高皇帝,還是要被太宗文皇帝夜晚入夢,用手指著鼻子唾罵一句:你小崽子忘本?

“你與其站在這裡攔著老夫詢問真與假,不如盡快處理完衙門之事回府瞧瞧看自傢有沒有那做欠賬的老賴、撞在萬歲爺槍口上的混子!

心中氣兒同樣不太順的納蘭明珠劈頭蓋臉的對著來人一頓痛罵,問話的官員心神一凜,忙不迭的俯身作揖,從懷中抽出帕子邊擦拭著額頭上冒出來的汗水,邊步履匆匆的轉身跑遠瞭。

今日索額圖也難得沒有與納蘭明珠拌嘴,倆人目光相措瞭一眼,就各自抿著唇鉆入車廂內遠離瞭宮門。

待到黃昏,官員們陸陸續續從衙門下值回到瞭府邸裡。

米思翰回到傢裡時就瞧見他的四個兒子——馬斯喀、馬齊、馬武、李榮保身上的官服都未脫,已經坐在正院大廳等著他瞭。

兄弟四個瞧見他們老父親神情疲憊的從兵部回來瞭,作為長子的馬斯喀忙領著三個弟弟抬腿迎瞭上去。

“阿瑪。”

米思翰知道兒子們想要說什麼,他抬手制止道:

“萬歲爺主意已定,東遷之事必定取消不瞭,盡快去察看族人們的情況,看看有沒有那種不長眼的混子。”

老父親一句話直接將四個大男人未說出口的話給堵回去瞭。

兄弟四個聞言也不禁嘆瞭口氣,互相瞧瞭一眼,紛紛告退離開主院,遵從自己阿瑪的吩咐去做事兒瞭。

等到米思翰在凈房中沐浴完,換上一件絲綢夏袍來到後院,尋找雖是續弦卻與自己相伴多年的老妻博爾濟吉特氏時,剛抬腿走進門檻就看到他不久前剛抓完周的小孫女穿著一件粉紅色的衣服,站在學步車裡,咧著小嘴沖他高興的奶聲奶氣甜甜喊道:

“瑪法~”

“哎!”

一輩子隻生瞭一個女兒的米思翰對待孫女可是要比大孫子還稀罕的,他的四個兒子給他生瞭一堆

孫子,孫女迄今為止卻隻有倆,十四歲的大孫女富察·嵐倩是他二兒子馬奇的嫡女,今年春日裡已經被萬歲爺賜婚給十二阿哥胤構做嫡福晉瞭。

眼前長得唇紅齒白、粉雕玉啄、笑起來眉眼彎彎像個糯米團子的小女娃是他長子馬斯喀的嫡女富察·嵐瑤,幾個月大時就被老兩口抱到正院撫養瞭。

看到小孫女天真無邪的笑容,米思翰臉上的皺紋都舒展瞭,也忙笑著幾步上前將大孫女從學步車裡抱瞭出來。

這時他跟在學步車後面、出身蒙古的老妻博爾濟吉特氏也笑道:

“老爺今個兒倒是回來的早啊,你小孫女可是剛睡醒就推著學步車在各個屋子裡轉悠著喊瑪法玩兒的。

聽到老妻這話,米思翰笑得臉上的褶子更多瞭,將可愛的小孫女放在大腿上,準備喝盞茶抱孫女去外面轉轉,就看到老妻正珍惜的捧著一個小木匣子到處尋地方安置,瞧見小木匣子精致的外殼像是宮裡來的東西,他不禁疑惑的詢問道:

老伴兒,你這匣子中盛的是何物?

博爾濟吉特氏聽到這話,遂捧著匣子走到一大一小身旁,打開木匣子。米思翰瞧見裡面放瞭一對漂亮的點翠珠花。

博爾濟吉特氏也笑呵呵地解釋道:

“今日上午我和幾個同是來自蒙古的老福晉到寧壽新宮中給皇太後娘娘請安時,太後娘娘知道咱傢小妞妞前幾日剛抓過周,就給她賜下瞭一對珠花,這不我這個做瑪嬤的先給她找個妥帖的地方存著。

米思翰聽到這話也笑著點瞭點頭:“是這個理,是這個理兒。”“瑪法,去,去外面~”

剛滿一歲說話就比較清晰瞭的小女娃瞧見自己瑪法與瑪嬤說上話瞭,不像平日那般抱她去外面轉悠瞭,立馬急急忙忙的奶聲催促瞭一句。

小小年紀就能看出來老夫這個小孫女是個活潑好動、閑不住的啊。

看著小丫頭眼巴巴用手指著外面,望著自己的可愛模樣,米思翰笑著感嘆瞭一句,端起丫鬟給他倒的茶水“咕咚咕咚”幾口仰起脖子飲完,就抱著孫女去花園中遛彎瞭。

等他湊到諸位長輩們旁邊,聽到瞭早朝上他汗瑪法竟然也學會扯著“老祖宗”的旗號辦大事兒瞭,不禁驚得瑞鳳眼都給瞪圓瞭,一時之間都想不起來究竟是何時他汗瑪法無聲無息的就把自己“披高級馬甲”的努懟懟大招給學會瞭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