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玉蟬兒,你這些年過得可好?

作者:揚瞭你奶瓶 字數:2090

老夫人含淚道:“你醒過來就好,醒過來就好。”

顧飛柏靠著頑強的意志,又一次從生死關頭挺瞭過來,躺在床上沒有太多精力說話。

顧玉站在一旁看著他。

他身體的大半肌肉已經萎縮瞭,就像是一層皮掛在血淋淋的骨骼上。

顧飛柏四十多歲,正值壯年,本該騎在烈馬上在草原上逐日射箭,卻隻能在床上茍延殘喘。

罪魁禍首還高坐廟堂,萬人之上。

從顧飛柏的院子裡出來,老夫人什麼都沒說,可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在顧玉心頭。

想要殺瞭聖上並不難。

難的是如何在保全傢人、維穩江山的情況下,殺瞭聖上。

平沙把一隻信鴿交到顧玉手裡。

君澤在上面留瞭短短一行字:花錦城是太後的人。

顧玉緊皺眉頭。

怪不得一直查不到花錦城的身份,原來她們的方向一直都是錯的。

她以為神女總會跟敬德皇後有關,所以一直在查與敬德皇後相關的人,自然毫無所獲。

她現在需要擔心的是,太後既然回宮,怎麼會將花錦城帶來?

是挑釁嗎?

事到如今,花錦城一定知道五皇子和德榮之間的感情。

若太後一定要保花錦城,為瞭五皇子和德榮不被暴露,她跟君澤的確做不瞭什麼。

退一步說,難道就任由太後拿捏這個秘密嗎?

花錦城跟永安巷的廢後徐氏聯系,從一定程度上說明花錦城是向著九皇子一派的。

可太後明明是長公主的母親,為什麼會選擇幫九皇子一派?

是因為當年孝憫皇後難產,被聖上趕去瞭五臺山,由愛生恨嗎?

這也隻是猜測,畢竟顧玉從未見過太後,也不知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夜裡,顧玉做瞭一個光怪陸離的夢。

夢到在祠堂,顧飛柏道:“我從落日關爬回京都,為瞭不被人認出身份,隻能用火燒傷自己的臉。”

忽然,顧飛柏那張燒傷的臉變得陌生。

她不知那人是誰,可他們一樣,滿臉燒傷。

天亮後,顧玉回憶著這個夢境久久不能回神。

既然飛柏叔叔是為瞭不被人發現自己的臉,才故意燒傷自己的。

那麼花錦城,是否也為瞭不暴露原本的身份,故意燒傷自己?

-------------------------------------

太後回京那日,長公主親自前往城門口接人。

顧玉作為聖上的近臣,也帶著一隊神鷹衛過去。

令她意外的是,她竟然看到瞭君澤帶著五皇子過來瞭。

太後娘娘的車輦緩緩走入視線,遇見長公主的人停瞭下來。

長公主激動不已,大步往車輦走去。

到瞭車輦前,長公主半跪下來,哽咽道:“不孝女景嬋,拜見母後。”

長公主這一跪,讓所有前來的人都跪瞭下去,道:“恭迎太後回京。”

太後的車輦上的簾幕被人掀開,一個身著素衣的老婦人走瞭下來。

顧玉餘光看去,心下驚訝。

太後跟她想象中的太後截然不同。

她一身素衣,渾身上下,除瞭一根烏木簪挽著黑白相間的頭發,再無其他首飾。

不像是一國太後,倒像是個樸素的出傢人。

太後上前,將長公主扶瞭起來,親切道:“玉蟬兒,你這些年過得可好?”

一聲玉蟬兒,讓長公主嗚咽不止,與太後相擁而泣,道:“娘!”

這是長公主景嬋的小名。

除瞭太後,再無其他人叫過。

君澤第一次見長公主這般失態,伸出手制止瞭身後的神鷹衛,以免他們打擾。

等長公主哭夠瞭,太後才放開她,寵溺道:“瞧你,都快要當祖母的年齡瞭,怎麼還跟小丫頭一樣。”

長公主眼眶再次發熱。

太後看瞭一眼旁邊的君澤,道:“這是澤兒吧。”

君澤上前行禮道:“外祖母,外孫給您請安。”

太後道:“轉眼十六年,你都長這麼大瞭。”

長公主連忙拉瞭君澤一把,道:“澤兒,讓你外祖母好好看看你。”

君澤走上前去。

不光是顧玉看到太後感到詫異,君澤亦是如此。

他對太後的印象還留在十六年前。

是那個滿頭金釵,雍容華貴的太後。

並不是這個樸素的出傢人。

太後親和道:“澤兒,外祖母年紀大瞭,老眼昏花,你低低頭,讓外祖母好好瞧瞧你。”

君澤聞言彎下腰。

太後笑著道:“你小時候最調皮不過,怎麼現在這麼乖巧。”

君澤垂下眼眸,也細細打量著太後。

她臉上的皺紋是歲月的象征,又比同齡人多瞭幾分平和。

手上掛著一串佛珠,似乎很是虔誠。

君澤還未說什麼,長公主便替他解釋道:“他這都是裝的,等過段時間,準原形畢露。”

太後道:“我在山中,對京都事聽得不多,你可有娶親?”

君澤隻好道:“還未。”

長公主像是打開瞭話匣子,道:“母後,您不知道,我都快為他的親事愁死瞭。”

君澤無奈喚道:“娘。”

太後笑著對長公主道:“兒孫自有兒孫福,你也不必著急。”

而後又對君澤道:“閑著沒事兒,就多進宮見見外祖母。”

君澤連忙應下。

這時,五皇子從君澤身後走瞭出來。

太後看到他,遲疑瞭一下,似乎不確定這人是誰。

五皇子低垂眼簾,上前一步道:“孫兒景尚,給皇祖母請安。”

周圍安靜瞭一瞬。

誰不清楚五皇子是怎麼生下來的?

五皇子自己也知道。

太後離京十六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今日來接太後回宮,並沒有安排五皇子過來,是五皇子執意半路跟著來的。

君澤和長公主在路上百勸無果,五皇子再三保證:他並不是來惹事的,隻是來看看傳說中的皇祖母。

君澤想著五皇子和太後之間總要見面,與其在宮裡,說不準會鬧出什麼,還不如現在城門外相見。

現在看到五皇子這麼認真地跟太後請安,君澤松瞭口氣。

同時在心裡生出疑惑。

五皇子對太後,以及太後對五皇子,究竟都抱著怎樣的態度?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