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命最好的女人

作者:楊善 字數:4055

朝廷推出新稅法,因阻力太大,陛下不得已退步,在國內選取五個州試點。其中五州中就有相、洪、刑三州。

韓庚辰自秦州回來,便一直沒有領職。自上次韓國棟救駕受傷後,陛下隱隱透露讓他留京的想法。

韓庚辰此刻主動提出任職洪州,有兩個原因,一是韓傢樹大招風,水滿則溢;二是新法急切需要人來執行。

“如今新法推出,困難重重,稍有不慎,滿盤皆輸。京裡人手已夠,外面卻需要安定。”韓庚辰看著蘇希錦二人道,“三叔走後,還請你倆照顧好府上一傢老小。”

“多謝三叔,”蘇希錦很是感激。

試點的這五個州府,若有一點短板的地方,就會被反對派群起而攻之。以此打壓新法推行,恢復舊政。韓庚辰舍棄京中職位,甘願前往西夏邊緣的洪州,何嘗不是為她看守一州?

“一傢人不必客氣,”韓庚辰擺瞭擺手,三人並肩而行,“三叔這次走,還得向你取經。新法試行,必然有許多細節之處,一會兒還請你為三叔講解一番。”

這是自然的,蘇希錦不僅將新法細節之處告訴他,同時還將自己的外任經歷逐一告知。

韓庚辰自國子監畢業後就一直在外赴任,經驗豐富,倒令她開瞭眼界。

慶豐十三年十月末,韓庚辰隻身一人赴任洪州,因著幾個孩子都到瞭談婚論嫁的年齡,妻費氏和妾梅氏俱留瞭下來。

隨著新法的實施,朝廷與民間皆暗潮湧動。呂氏因支持新法,獲得瞭周武煦的重視,如此一比,倒顯得謝氏黯然無光。

蘇希錦辭瞭刑部修編律法一職,專心致志推動新法。不過下朝之後,也常受謝卯寅邀請,一起探討律法。

這日兩人在路上說著“故意”和“過失”時,就見嘉樂公主蹦蹦跳跳出宮。

蘇希錦想起大婚之時的那張紙,總覺得那送消息之人她見過,無奈回憶許久也想不出來。

“你與嘉樂公主有舊?”謝卯寅見她望著嘉樂公主的身影,愣愣出神,不由問道。

蘇希錦眨瞭眨眼,“沒有,隻是想著公主相貌無雙,身份貴重,又深受陛下寵愛,令人羨慕罷瞭。”

謝卯寅神色有點淡,“何需羨慕她?大人之偉績,怕是天下女子都羨慕不來。”

蘇希錦笑瞭笑,觀他對嘉樂公主並不熱衷,眼睛一轉,問道,“公主受謝侍郎之故回京,應當與謝傢關系極好才是。怎我看你與公主並不大熟悉?”

“我私下與公主隻見過一面,並無甚交集,或許謝大人與公主比較熟。”他回。

他有些看不懂嘉樂公主為人,自打與她相交,謝傢一次兩次步入險境,然謝侍郎依舊對她很好,竟從不曾懷疑。

蘇希錦與他有著同樣的疑惑,不同的是她比謝卯寅更多瞭一種探究。

又過瞭兩天朝中放旬假,韓韞玉實現諾言帶蘇希錦回傢。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在蘇傢顯然不適合。

蘇傢的姑娘常常走錯道,走著走著就回瞭娘傢。姑爺不僅不怪罪,反而也跟著回嶽父傢住。除此之外,兩口子放旬假也常常過來探望。

“快去告訴老爺夫人,姑爺又帶著大人回來瞭。”

一個“又”字足以見得兩人回傢的頻率之高。

不一會兒林氏就帶著大舅母出來接人,“昨日就收到韞玉的消息,一早就準備好瞭。”

蘇希錦叫瞭聲娘,笑道:“大舅母也來瞭?”

大舅母說,“昨日正哥兒進林子裡打瞭頭獐子,我送過來你們嘗嘗。”

獐子肉嫩,林氏最喜愛吃。

林氏招呼幾人進去,摟著蘇希錦直摸頭,“那日之事真是擔心死娘親瞭。”

聽說人就死在她面前,想想都叫人恐怖。

“有韓大哥在,沒事。”蘇希錦不甚在意。

韓韞玉聽她如此說,忍不住勾瞭勾唇。

大舅母看在眼裡,心生歡喜,隻想到什麼,忍不住嘆息瞭一口氣。

“大舅母嘆氣做甚?”蘇希錦問,見她不回,忍不住猜測,“可是表哥遇到瞭什麼事?”

她是如此的聰明,一猜就中。

“不隻是你表哥,林傢整個生意都出瞭問題。”她搖頭,“這些日子不知怎麼回事,訂好的貨,對方說不要就不要。有些是咱們跟別人訂的,賣傢臨時又要加價。前夜還有一批貨被官府扣瞭。”

蘇希錦問道,“可是得罪瞭什麼人?”

按說到瞭林傢這個階級,誰都知道對方的底細,不會輕易毀約。除非對方的來頭很大,或是迫不得已。

大舅母頓瞭一下,表示不知道,“咱們傢一直以和為貴,不曾得罪人。哎,來時你表哥不讓大舅母說,看我這嘴,就是心裡藏不住事。”

蘇希錦大概已經猜到瞭些什麼,晚點用過晚膳,她與韓韞玉商量,“這事想必是因我而起。”

就連是誰她都猜到瞭。

誰都知道林傢是她外傢,而她又嫁入瞭韓府。如此敢跟林傢對著幹,說明對方並不懼怕蘇傢和韓傢。

當朝不怕蘇傢的有很多,不怕韓傢的估計就謝、呂、聶幾傢瞭。

再聯系近日朝堂之事,估計是沖著新法來的。呂傢支持新法,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跟她過意不去。謝、聶同穿一條褲子,因此除瞭謝傢,她想不出來還有誰。

“你想如何做?”韓韞玉問。

十月的秋菊正開得正旺,黃燦燦一片,香味馥鬱。兩人漫步在院子裡,閑適從容。

“我想先見過表哥再做打算。”

“好,”隨手摘瞭一朵花菊戴在她鬂間,“我陪你一起。正好明日想帶你去無名山遊獵,不如叫上表哥一起?”

就有丫頭去通知林舒正,第二日天明,幾人就往無名山而去。中途遇到邱笙笙兩口子,隊伍逐漸壯大起來。

“好久不曾出來放風,真是快活。”邱笙笙敏捷地從馬背上跳下來,活力四射。

邵玉嚇瞭一跳,忙扶住她,輕聲叮囑:“小心些。”

那態度,跟照顧國寶一樣。

“我省得。”邱笙笙連忙收斂,拉著蘇希錦躲在一邊。

蘇希錦覺得不對,盯著她的肚子打量:“你懷孕瞭?”

“嗨,”眼見著瞞不住,邱笙笙坦白從寬,“才兩個多月,還沒坐穩胎,不方便與你們說。”

邱笙笙成親三年,頭一年懷有一胎,被她粗心大意弄掉瞭,後來就一直沒懷上。眼見著都第三年,肚子還無反應,縱使邵傢再喜歡邱笙笙,也起瞭納妾的想法。

幸好邵鈺有主見,咬定心意死不松口,這才盼來第二胎。

“一會兒你小心些,”蘇希錦知道事情原委,細心叮囑,“就不要跟我們一起進山瞭。”

她自是不舍得。

一夥人進瞭山林,漫山遍野追著野物跑。蘇希錦尋瞭個機會與林舒正說話。

“表哥,傢裡生意是不是出瞭些事?”

“我娘跟你說的吧?”林舒正嗤笑,一雙狐貍眼波光粼粼,魅惑十足,“你大舅母就愛操心,都與她說瞭不是多大的事,過兩天就好瞭,她愣是不信。”

蘇希錦垂眸,“是針對我的吧?”

“生意上的往來,關你什麼事?”他挑眉,伸手彈瞭彈她額頭,“怪不得長不高,這麼多年還跟你大舅母一樣,瞎操心。”

蘇希錦拿開他的手,張嘴辯道,“你不要扯開話題,我都知道瞭。今日找你來,就是為瞭解決這事。大約是謝傢在背後出手,拿你們來要挾於我。”

“所以呢?”他挑眉,“要挾到瞭嗎?你打算怎麼做?”

蘇希錦抬起下巴,“自然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謝傢底下生意不少,想找麻煩輕而易舉,隻不過他們財大氣粗,可能根本不在乎這點皮毛。

打蛇應當打七寸。

“謝傢的嫡長子謝卯寅與我有些交情,我可以先去尋他說和。若謝傢再不住手,休怪我出手。”

難就難在謝卯寅恐怕並不知謝傢之事,或者知道不便於出手。

“行瞭,表哥自有打算。”林舒正伸手欲摸她腦袋,伸到半空又戀戀不舍收回,“別為瞭這麼些個醃臢事,臟瞭你的手。”

蘇希錦皺眉,“這哪是什麼醃臢事?”她這是公然報復。

“行瞭,你表哥是什麼人?”林舒正笑容邪惡又不屑,“十歲就隨著你外祖父出入商場,十五歲自己獨立做事,到現在成為全天下最富有之人。真以為我是繡花枕頭不是?”

見她還有擔憂,他直接一個爆栗砸瞭過去,“你看不起誰呢?這世上不是人人都怕他謝傢。”

大傢族裡見不得光的事最多,尤其是謝二公子那個全身帶洞的bug。

表哥不讓幫忙,蘇希錦無可奈何。

而韓韞玉早已經料到如此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隔瞭不久,聽說開封府裡許多商賈被人套著麻袋打瞭。又聽說謝二公子喝醉瞭酒,跑到大街上裸奔,被人畫瞭畫,私下傳閱。還有妓女上門找謝侍郎,說懷瞭他的骨肉。與此同時,謝傢殺害嫡長孫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謝傢雞飛狗跳,自顧不暇。

用林舒正的話來說,左右誰也不敢撕破臉,比陰謀詭計,誰能比過他?

彼時蘇希錦正與韓韞玉下棋,聞得這些消息,樂得直打滾。

韓韞玉無奈為她揉肚子,心想林舒正若是愛讀書,倒是個不可多得的詭秘之臣。可惜,鉆進瞭錢眼裡。

十一月,天氣驟冷,雖還不見下雪,然眾人早早穿起瞭襖子。

蘇希錦怕冷,在官袍裡套瞭一層又一層,身子一下子圓潤起來。

引得潘氏私下與女兒嘀咕,“你大嫂是不是懷孕瞭?”

韓顏玉是個守不住話的,轉頭就跑來問蘇希錦,得知緣由,回去好一陣嘲笑。

因著今年收服瞭西南夷,周武煦格外高興,趁著第一場雪還未到來之機,率領文武百官去圍場冬獵。

冬獵與秋獵不同,獵場有一塊空地,大約有一個標準足球場那般大。兩邊設有高臺,許多青年人都會下場跑馬,比試騎射。

邵鈺與韓韞玉都下場瞭,蘇希錦與邱笙笙待在高臺,緊緊註視著他們。

突然她發現陛下身邊多瞭一個女孩,那女孩十五六歲的樣子,溫柔可人,蹲在呂後與皇上的中間,溫婉地給娘娘捶腿。

邱笙笙悄咪咪與她八卦,“她是四皇子妃的堂妹妹,聽說皇後娘娘想將她獻給陛下。”

蘇希錦擰眉,這麼小,作孽啊。

身邊也有人在討論此事,“呂小姐已經進宮一個多月瞭吧。”

“她生有一把好嗓子,娘娘每晚必須要聽她讀書,才能睡著。”

幾位方成親的夫人小聲討論,“娘娘當真母儀天下,賢惠大度。”

一把年紀瞭,還得給丈夫納妾,換作她們是做不到的。

“要我說整個京都城,隻有蘇大人命最好。嫁瞭全天下最好的男子,上無婆婆,下無妾室,自己也爭氣考中狀元。”

“可不是,蘇大人的運氣是咱們羨慕不來的。”

“我看未必,”有人反對,“成親是一輩子的事,如今新鮮感還在,自然是好的。等有瞭孩子,那才能看出問題來。”

一群女子默默無言,也對,哪傢不是主母懷孕,就開始給丈夫納妾抬通房的?

“這麼說,還是邱大人命最好,”有女子笑說,“成親三年,雖無子嗣,邵大人卻也不曾納妾。”

聊著聊著,她們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有官職的女子,丈夫都不曾納妾,但也不曾有子嗣。這是為何?

蘇希錦與邱笙笙坐在幾人身後,相視一笑。

今年的冬獵維持瞭整整一天,陛下心情開闊,龍顏大悅,賞賜瞭好些人。便是對頗有意見的吳王,也舍得給好臉色。

傍晚時分,車隊回城,遙遙見城裡傳來沖天火光。眾人驚愕,侍衛領命查探,後急沖沖趕回,“回陛下,楚王府著火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