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送縣令大人一場政績

作者:白落幽 字數:2119

沈正則批評瞭白團子一頓,這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剛才怎麼也止不住的哭嗝,被這麼一驚嚇,好瞭。

沈正則:“……”

這下,他就不好意思再說狼崽子的不是瞭。

沈正則蹲下來,摸瞭摸狼崽子的腦袋,小聲道:“白團子,謝謝你呀。”

聲音又軟又糥,還帶著哭過以後沙啞,特別真誠。

狼崽子傲嬌的縮回腦袋,不讓他摸。

沈寶兒帶沈正則去洗臉。

小豆丁剛才哭的時候不覺得,這會兒緩過勁來,倒開始覺得不好意思,乖乖跟著沈寶兒去洗臉瞭。

顧元元看向狼崽子,目光意味深長。

狼崽子裝傻,蹦噠著去蹭她的褲腳,左蹭蹭,右蹭蹭,仰頭嗷嗷直叫,想讓顧元元抱它,被沈正凌一把拎住後頸肉,扔回自己窩裡去瞭。

白團子特別生氣,卻迫於沈正凌的威勢不敢反抗,隻好扭頭,把屁股對著沈正凌表示抗議。

沈正凌清醒以後,村子裡什麼閑言閑語都消停瞭。

此時農忙之季,沈正凌並沒有出去打獵,而是留在傢裡幫著一起收稻子。

割稻子這種事,他從小就做不來。

別看他從小在農村長大,實際上,除瞭挖地,又或者把稻子從地裡挑回來這種體力活,地裡的技術活,他一概不會幹。

如今也是一樣的,他能幹的,無非就是趕著牛車,把地裡收好的莊稼給拉回來。

初一等人幹活賣力,二十幾畝收下來,也才花瞭幾天時間。

他們傢的稻子收割完成之後,村裡還有一大部分人傢的莊稼都沒收完。

稻子收回來瞭,脫殼是個問題。

傢裡院子大,他們可以把水稻堆鋪在院子裡,用牛趕著石碾把稻粒脫下來。

至於傢裡沒有地方曬稻子的村民,就得去村裡平出來的曬谷場裡曬稻子。

每年農忙的時候,因為曬稻子的問題,村民們弄不好還得吵幾場架,為瞭爭地盤,大傢都想趁著天氣好,早點把稻子曬好。

傢裡再忙,也忙不到顧元元頭上,她依然該吃吃,該喝喝,悠閑得很。

可把村裡一堆大姑娘小媳婦們給羨慕嫉妒得眼睛都紅瞭。

大傢都是女人,憑什麼顧元元就這麼享福,她們就得沒日沒夜,頂著風吹日曬幹活?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此時,氣死人的顧元元正坐在陰涼的屋簷下,擼著狼崽子,看初一他們趕著牛,拉著碾子給水稻脫粒。

他們傢二十多畝地的稻子,堆在院子裡還是很可觀的。

用牛拉著石碾脫粒,也相對省力。

不過,如果是傢裡地少的村民,這麼搞起來就費力氣。

傢裡沒牛的還得借牛,借石碾的,大動幹戈實在不劃算。

但是,如果光靠用手工擼稻粒的辦法,那也太費手瞭。

而且,除瞭脫粒之外,年後,他們自己傢二十多畝地要耕種,翻地也是個體力活,工程量巨大。

這個時候翻地不說全靠人力,但也不怎麼科學。

所以,她要不要弄點什麼提高耕種效率的農具出來呢?

比如,稻床和曲轅犁。

有瞭這兩樣東西,明年的耕種和收割,還是很能節約一把力氣的。

顧元元覺得,稻床和曲轅犁這兩樣農具確實應該搞出來。

傢裡二十多畝地呢,雖然有初一他們幾個會幹力氣活,但初一他們也是人不是?能有更先進的生產工具,節約勞動力,為什麼不用?

不過,稻床和曲轅犁雖然要搞出來,顧元元卻不打算由自己出面。

靈湖村一百多戶村民,傢傢戶戶基本上沾親帶故。

一旦讓村民們知道她鼓搗出好用的農具,今天這個找上門,明天那個找上門,顧元元估計得煩死。

而她這個人,最怕的就是麻煩。

再有一個,稻床簡單,大約看一眼就能做,但是曲轅犁卻需要一定的技術,否則做不出來。

到時候萬一有村民既不舍得花錢找工匠做農具,又想自己走捷徑,依葫蘆畫瓢做一個出來,萬一哪裡沒弄好,那是要出事的。

前世的時候,顧元元就聽過,有人被犁斷瞭腿。

雖然犁田的時候,按道理人都是站在犁後面的,她也不知道,怎麼就會有人被犁斷瞭腿,但這並不妨礙事故的發生。

萬一有人腦子拎不清,出瞭什麼意外都算到她頭上,那就讓人不省心瞭。

所以這事吧,得交給別人來辦。

也別說她不為村民考慮,她這人,其實挺冷心冷情的。

有時候幫別人一把,那完全是順手,還得看她的心情。

當然瞭,還人情這種,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顧元元就準備把稻床和曲轅犁用來還人情。

六合縣的縣令給她行過幾次方便,之前跟六合縣首富吳傢對上,縣令大人多有維護,這回,更是出面替他們解決瞭老沈傢這個後顧之憂。

讓他們得以順順利利和老沈傢斷親,而且沒有一點不好的影響。

在這個名聲大過天的時代,一句不孝完全可以影響前程的時代,這可是天大的人情。

人投我以木桃,我報之以瓊瑤。

既然縣令大人有心交好,那麼,她便送縣令大人一場政績。

本來稻床和曲轅犁這種,事關生產效率的耕種農具,也確實應該由官府來推行,才是最好的。

權威且普及。

顧元元想到就做,正好最近也沒什麼讓她特別感興趣的事情,也就把精力全都用在這兩樣農具上。

稻床其實非常容易,顧元元買一送一,索性附贈一個稻桶的草圖,這樣,稻子割下來以後,在田裡就可以直接脫粒,運回傢也方便。

復雜的是曲轅犁。

角度和尺寸,都有一定的規格比例,但凡有一點不對,做出來的東西就不好用。

但是吧,別說顧元元她前世沒種過田,就算種過田的人,大約也沒人知道,曲轅犁各個部位的角度和尺寸。

除瞭專門做農具的,誰關心這個呀?

所以顧元元最終,也隻是把曲轅犁的大概樣子畫出來,然後寫出其中的原理。

至於最終能不能做出完美的成品,要看工匠的能力和本事。

這個,就不是她需要考慮的事。

顧元元相信,在政績面前,縣令大人隻會比她更上心。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