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內古色古香,散著幽蘭淡雅的香味。
薑玉珠被丫鬟婆子領進門,米舒蘭仍沒有察覺,視線始終沒有離開過畫像。
“這是……”
徐班主的消息有誤,米小姐的心上人並非是謝昭,而是她傢五弟謝暄。
“謝五?”
畫像上,手持書卷的公子正坐在桃花樹下,姿態閑適,他盯著書看得認真,忽而一陣清風吹過,落花繽紛。
而在不遠處另一棵桃樹下,躲著一位輕紗遮面的小姐。
小姐嬌羞地偷看公子,而公子的心思則在看書上。
畫卷極其流暢,沒有半點違和感。
“你是從江南來的嗎?”
聽到久違的兩個字,米舒蘭騰地站起身,迎上薑玉珠的視線。
她要嫁人瞭,從此生死難料,以後他與她註定再無見面的機會。
不,或許也有那麼一日。
謝暄是官,而龍虎山的人則是階下囚。
想到她會以這樣的身份再見到謝暄,米舒蘭心如刀絞。
緩和瞭心神,米舒蘭把丫鬟婆子全部打發走,隻留薑玉珠說話。
“姐姐,你我並不相識,但是我看你面善,能不能多說說謝五公子的事?”
隻要聽到與謝暄有關的,哪怕是一點點日常小事,米舒蘭都感覺很幸福。
薑玉珠不想騙人,直言道:“米小姐,謝五已經有婚約在身瞭。”
作為謝暄的三嫂,謝暄與薑玉珠很是親近。
前段時日,謝暄還請教她如何給未婚妻送胭脂水粉等物,可見對親事很滿意。
謝暄性子純善,非黑即白,米舒蘭的芳心註定要落空。
“我……我知道。”
米舒蘭冷靜瞭許多,她有傾訴的沖動。
“我聽坊間傳聞,你之所以不願意嫁人,不僅僅是因為那人是龍虎山大當傢,而是心有所屬,為何傳聞與畫像……”
傳的是謝昭,實則是謝暄。
都是謝傢子,相差十萬八千裡。
米舒蘭自嘲地笑瞭下,羞恥地道:“那是因梨兒是我的好姐妹。”
宋梨兒是謝暄的未婚妻,兩傢早已定親,隻等謝暄穩定後,從江南接親成婚。
米舒蘭暗自愛慕好姐妹的未婚夫,這感覺好像在偷人東西一般,不知廉恥。
“這心思壓下去太久瞭,我怕被人看出來,隻得對外宣稱意中人是謝大人。”
反正江南女子有幾個不愛慕謝昭的,多她一個不多,米舒蘭心安理得。
薑玉珠:“……”
想不到鬧出個烏龍,謝昭來背鍋。
這麼看,江南女子都愛慕他,其中的水分很大啊。
“謝傢清貴,與宋傢結親門當戶對,而米傢隻是小商戶,就算謝五公子不是梨兒的未婚夫,也容不得我癡心妄想。”
米舒蘭說起二人初見,每個細節都被細致地描繪。
米舒蘭自顧自地說,薑玉珠垂眸傾聽,沒有出言打斷,房內的氣氛很是和諧。
米傢書房內,謝昭已經與米老爺達成共識。
“我如何相信你?”
有一線希望,米老爺不願意放棄,他就一個寶貝女兒,被山匪糟蹋哪裡還能保住性命?
錢財乃身外之物,何況是糧草。
幾乎每個城池都有米傢的糧倉,米老爺還有萬畝良田,米傢別的沒有,就是不缺糧食!
謝昭喝完一盞茶,在米老爺驚疑不定的神色中,掏出一塊令牌。
漆黑的令牌,上面一個燙金的“謝”字。
金字,代表謝傢子貴重的身份。
“難道您是謝大人的手下?”
米老爺撲通一聲跪下,在江南許久,謝傢的人他絕對信任!
“米老爺,有些事,我傢老爺吩咐我交代一遍。”
謝昭提到徐班主,說起此番的計策,米老爺是關鍵的一環。
此番一鼓作氣除掉龍虎山的山匪,米傢再無後顧之憂。
米老爺得知與城北大營的將士有關,保證道:“請幫我轉告謝大人,隻要解救小女,糧庫中的米糧,米傢願無償捐給北地將士當做軍需。”
“也好。”
謝昭提點米老爺幾句,等到夜深,又折返回去見徐班主。
巨大的利益擺在面前,徐班主無心睡眠,正在喝著濃茶算賬本,下人回稟道:“班主,張氏的侄子從米傢回來瞭。”
徐班主一聽,步履匆匆迎出門問道:“賢侄,談的怎麼樣?”
“米老爺答應瞭。”
龍虎山大當傢後日成親,正是龍虎山最混亂的時候。
滿打滿算,還有明日一日時間。
今夜或者明日,己方必定要與蠻子達成交易。
徐班主先是詫異,隨後面色又恢復平靜,狀似無意地問道:“賢侄,你怎麼說服瞭那倔老頭?”
徐班主找過米老爺很多次,每次都被掃地出門。
現下二人是合作的關系,他有知情權。
謝昭也不瞞著:“侄兒告訴米老爺是為城北大營的將士們采購軍需,並且答應救出米小姐……”
米老爺性子耿直,那便利用他的弱點欺騙。
“哈哈哈!”
徐班主撫掌大笑,起身拍瞭拍謝昭的肩膀,贊賞道,“有頭腦,我這個老的都沒想到!”
用軍需為借口低價甚至白嫖糧草,而後轉手高價賣給蠻子,同時放出龍虎山有寶貝的風聲,吸引蠻子與龍虎山鬥狠。
蠻子與山匪鬥起來兩敗俱傷,糧草錢財齊齊拿下。
謝昭的想法,與徐班主不謀而合。
“賢侄,咱們以後聯手,何愁不發達?”
徐班主雖如此說,卻已經想好在分贓的時候獨吞,這樣張氏帶來的二十萬兩和蠻子購糧草的銀子,他全部收入囊中。
徐班主路子廣,翌日天明,有人去客棧送信,高價買糧草的人來瞭。
半個時辰後,兩方在徐班主的戲班子茶水間碰頭。
兩方約定好掩飾身份,皆用黑紗遮面。
“貴客,他們夫妻是米老爺的親信,為大批量出售糧草而來。”
徐班主的銀子沒白拿,幫著隱瞞風聲,兩頭騙。
他在行業裡口碑尚可,以至於蠻子沒有懷疑。
謝昭自然地扯謊:“米傢在大齊各地有糧庫,方便調集糧草,月餘內便可送到北地邊城,但是價錢上,要翻一番。”
兩國開戰,大齊在穩定糧價,因而糧價沒有飛漲,謝昭要的價錢,細算下來已是很公道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