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亡國之君24

作者:大白牙牙牙 字數:5077

幾人最終順利達成共識,打算明年開春再動身前往邊境。

留給他們的時間門不多瞭,所以幾人都沒有耽擱,在別院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各忙各的去瞭。

與此同時,朝中局勢越來越復雜。

就在十二月十日的大朝會上,永慶帝在眾目睽睽之下,一頭從龍椅栽倒。

昏迷兩個時辰後,永慶帝睜開瞭眼睛。但太醫給他診斷時,不知說錯瞭什麼話,觸怒瞭永慶帝,永慶帝當場處死瞭這位太醫,還將另外三位太醫打入牢中聽候發落。

四皇子和六皇子前去伺疾。

在服侍永慶帝吃藥時,六皇子突然笑瞭一下,永慶帝當著所有人的面痛斥六皇子,直言“朕之六子毫無仁孝之心,不堪為儲君”,還將六皇子身邊的親信都拖出去亂棍打死。

六皇子當天晚上就被嚇病瞭。然後沒過幾天,永慶帝近來最寵愛的妃嬪溺水身亡。

……

朝中大臣的視線,都集中在永慶帝和季傢的鬥法上。

北地雪災導致不少百姓凍死的折子,被壓在一道道彈劾折子下,無人問津。

邊境重鎮被狄戎劫掠,百姓流離失所、邊軍傷亡慘重的消息,也同樣沒有引起註意。

還是梁光譽那邊聽到瞭風聲,給別院遞瞭信,南流景他們才知道此事。

南流景合上面前的紙張,對眾人道:“原本想過完除夕再動身,但現在看來,我們得在路上過除夕瞭。”

現在正是一年中雪下得最大的時候,本不適合趕路,但災情不等人。

眾人神色凝重,都沒有提出異議。

南流景飛快地將事情佈置下去。

當天下午,齊明煦和蔣定帶著任職文書,前往兵禍最嚴重的常安縣上任。

南流景和桂生多等瞭兩天,等李觀棋籌集好瞭第一批賑災物資,他們才帶著物資,日夜兼程趕赴災情最嚴重的永寧城。

在離京之前,南流景還不忘將那三位遭到無辜牽連的太醫撈瞭出來。

這會兒北地什麼都缺,尤其是天災過後極易爆發瘟疫,正是缺大夫的時候。

這三位太醫死在天牢裡未免太可惜瞭,就應該跟著他到北地發光發熱。

在南流景一番寫作威逼利誘、讀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操作下,三位太醫老老實實收拾行李,跟著南流景一塊兒趕赴北地。

“永寧”這個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前朝。

這兩個字寄托著當地百姓最美好的願景,但永寧城從未迎來過真正的安寧。

就像常安縣自古以來都是兵傢必爭之地。

永寧城不是什麼好地方,所以有門路的人都不願意來這裡做官,永寧城周縣令完全是因為沒有傢世背景還得罪瞭上官,這才被丟到瞭這裡。

這位周縣令沒什麼大才幹,但心地也不算壞。

他沒有同意放災民入城,卻在城門外搭瞭一些避災的棚子,讓災民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他還宴請瞭城中富戶,請他們捐款捐物。

一應舉措推行下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瞭災情。

但可隨著暴雪一直不停歇地下,災民數量越來越多,糧食以飛快速度消耗著,災民們喝到的粥越來越稀,那粥面都能照見人影瞭!

可就算是這麼稀的粥,周縣令也要供應不起瞭啊!

更可怕的是,災民營裡出現瞭瘟疫的苗頭。

周縣令十分頭疼,頻頻扭頭問師爺:“怎麼樣,朝廷那邊有消息瞭嗎?”

師爺嘆氣:“還是沒有消息。”

周縣令道:“再給朝廷上一封折子。”

師爺搖頭:“沒用的。大人,上再多折子都沒用的。”

周縣令拍桌而起,怒道:“那就給城中富戶下帖。我這回豁出臉皮去求那些富戶,讓他們再想辦法拿些糧食出來。還有城中的大夫,也都給我請來。”

師爺苦笑,猶豫片刻,小聲道:“大人,我知道有個地方有糧食。”

周縣令問:“什麼地方?”

師爺的嘴唇動瞭動,在周縣令的註視下,他小聲道:“永寧城今年收上來的糧食,還存在糧倉裡沒有動。隻要我們開倉放糧,災民就能多撐一段時間門……”

周縣令震驚地看著師爺,沉默片刻,周縣令道:“這可是要上交給朝廷的糧食,少瞭一斤,朝廷都要問罪的。沒有朝廷的命令,我絕對不可能開倉放糧。你也跟瞭我這麼多年,這話我就當沒聽到瞭,你下去吧。”

師爺心中沉重。

其實周縣令說得不錯,沒有朝廷的命令,誰敢開倉放糧?

這可是殺頭問斬的死罪。

但是……周縣令是外地人,師爺卻是永寧城本地人。外面那些正在活活等死的,都是他的父老鄉親。

師爺走出正堂,腳步不停,直接離開縣衙,出瞭城門,進入災民營裡,找到瞭一個叫李生的人。

李生這個人就和他的名字一樣平平無奇,臉上透出長時間門饑餓形成的青紫虛弱:“周縣令怎麼說,他願意開倉放糧瞭嗎?我娘、我媳婦、我女兒都要堅持不住瞭。”

師爺看著李生和李生身邊的一群人,還有那些被圍在最中間門的老人婦孺,終於下定瞭最後的決心。

他默默將一張字條遞瞭過去:“這是糧倉的具體位置。”

“謝謝。”李生用力抓著字條,再次道,“謝謝你。”

師爺提醒:“糧倉外的守卒武器精良,你們小心些。”

“沒關系。”李生笑瞭笑,“反正都是死。與其活活餓死凍死病死,不如賭一把。要是搶到瞭一些吃食,我就帶著大傢一起進山當土匪。”

等師爺一走,李生立刻組織人手。

他以前當過兵,學過一些兵法,很快就組織好瞭行動計劃。

在他們離開災民營時,李生看到很多人躺在帳篷邊上,半截身子被埋在冰雪裡,顯然早早就沒瞭氣息。

他還看到很多人在賣妻鬻子。

城中一些富戶像是挑選貨物般,挑選著他們的妻子、孩子。

如果遇到還算滿意的,給一小袋糧食,就能當場將人帶走。那些被買走妻兒的人還要磕頭感恩戴德。

偶爾有實在餓得狠瞭的人撲過去爭搶糧食,最後被活生生打死在冰天雪地裡,路過的富戶瞧見瞭還要啐一口“活該”。

李生抬起頭,想看一眼太陽,卻隻看到瞭灰蒙蒙的天和鵝毛大雪。

是活該……

誰叫他們這些人命賤,沒有投生在富貴人傢呢。

但命沒有那些富貴人傢好,就沒有活下去的資格瞭嗎?

“憑什麼?”

在率領災民沖鋒的時候,李生這麼問。

“憑什麼?”

在糧倉守卒放箭射殺災民,不斷有眼熟的人倒下時,李生這麼問。

“憑什麼!”

在看到匆匆趕來的周縣令和師爺時,李生一邊笑出淚來,一邊推開倒在自己身上的屍體,然後,用盡最後力氣,推開瞭糧倉大門。

門一打開,堆滿瞭糧倉的粟米爭先恐後湧出,嘩啦啦灑在李生身上,在沾染瞭他身上的血污後,滾滾落地。

眨眼之間門,李生的身體被糧食淹沒瞭大半截。

他身體一晃,被這股力道沖擊得仰面倒瞭下去。

淚水和血水一並模糊瞭他的視線,可這一回,他抬頭看見的不是烏雲與大雪,而是明媚璀璨的太陽。

下一刻,一陣整齊有力的馬蹄聲響徹街巷,有人高聲大喝,要所有人住手。

再之後,有人伸出手,將李生從糧食堆裡拉瞭出來。

李生用力眨瞭眨眼,想要眨掉糊在自己眼前的血淚:“是幻覺嗎……好像出太陽瞭……”

那個將李生拉起的人,下意識抬頭看瞭看天,然後回應李生:“不是幻覺,真的出太陽瞭。”

李生咧開嘴笑。

笑著笑著,他淚如泉湧。

“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糧食堆在一起,像一座山一樣,真的,特別壯觀。可為什麼這裡有這麼多糧食,兩裡外的城門下,卻有那麼多人餓死瞭。”

“因為這世道病瞭。”那人很肯定地告訴李生。

李生一愣:“你是大夫嗎?”

“我不是大夫,卻也有心治一治這世道的病。”

李生抬起手,用力一抹眼睛:“那你是什麼人?”

抹掉糊在眼前的血淚,李生終於看清瞭周圍的情況。

以周縣令為首的縣衙守卒都放下瞭武器,跟著李生過來的災民們也沒有沖過來哄搶糧食。

——因為,在他們面前,在這座堆滿糧食的糧倉面前,停放著一隊根本看不到盡頭的糧車。而糧車上,裝著他們最需要的食物、衣物和藥物。

李生呆瞭一瞬,扭頭去看站在他身邊的少年。

少年披著一件灰色大氅,容貌清雋,身材高挑,風塵仆仆也不掩滿身風華。

陽光落在少年肩上,他笑容燦爛。

“我叫姚南。”

“初來乍到,為瞭表示我的友好,我先請大傢吃一頓飽飯吧。至於這糧倉和縣衙,就暫時由我的人接手瞭。”

南流景帶來的人手,那叫一個武德充沛。刀往周縣令脖子上一架,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周縣令沒有為國捐軀的氣節,隻好乖乖束手就擒。

師爺當場反水。

有瞭師爺的幫助,當天傍晚,南流景的人順利接手瞭永寧城縣衙。

城門外,一袋袋糧食來不及淘洗就被迫不及待的災民們倒入鍋中,最後成為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飯。

等他們吃完飯,縣衙士兵還給每個帳篷都發瞭一床被子。

甚至還有士兵敲鑼打鼓告訴眾人,幾個大夫正在城門口看病,有需要的災民都可以去排隊問診。

縣衙內。

南流景待在周縣令的書房裡,正在翻看周縣令過往的公文。

周縣令站在南流景旁邊,一臉賠笑。他雖然是階下囚,但念在他平時沒做過什麼欺壓百姓的禍事,在賑災一事上也算有所作為,南流景並沒有讓人捆住他。

這會兒,周縣令正在詢問南流景的身份:“公子可是奉朝廷之命前來賑災?”

南流景似笑非笑地瞥瞭周縣令一眼:“周縣令覺得,朝廷會在乎永寧城嗎?”

周縣令聽出瞭南流景言外之意:他是來賑災的,但他不是朝廷派來的。

沉默瞭幾秒,周縣令又問:“公子儀表堂堂,不知是哪個世傢大族出身?”

南流景又問:“周縣令覺得,哪個世傢會在意永寧城?”

大冷天的,周縣令腦門全都是冷汗:“那……那公子是……”

“哦,我啊。”南流景指瞭指自己,笑瞇瞇道,“我是附近山寨的大當傢,現在你和整個縣衙都被我劫持瞭。我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投靠我,幫我忽悠朝廷,讓朝廷越遲發現永寧城的不對勁越好。”

周縣令努力擠出笑容:“公子,這不就隻有一條路嗎,你讓我怎麼選?”

南流景詫異地看著周縣令:“是還有另一條路。你去死上一死,不要活著阻礙我。怎麼,你是打算走這條路是吧?”

說著,南流景還順便抬起瞭手,握住瞭插在腰間門的匕首。

周縣令這輩子就毀在這張嘴上瞭,他拿出自己畢生最快的速度,用力摁住南流景的手,淒聲道:“公子!有話好說!我選第一條!”

南流景嘆瞭口氣,語氣裡帶著一絲勉強與遺憾:“這樣啊……”

周縣令暗道壞瞭,這不會是對他徹底起瞭殺心吧:“公子,您說!您要我怎麼幫您忽悠朝廷?我這就研墨給朝廷寫折子,您看怎麼樣?還有這永寧城的富戶士紳,我全都認識,我能幫公子收拾他們,讓他們都老老實實的,絕不會妨礙瞭公子的大計!”

南流景挑眉:“行吧,要是你做不到你說的這些,那你就去死上一死,正好給城中富戶士紳殺雞儆猴瞭。”

站在南流景身後的桂生等人都啼笑皆非,可能隻有周縣令這個當事人信以為真。

也不知道周縣令做瞭什麼,反正城中富戶士紳都非常聽話,不敢有什麼大動作。

除瞭第一天第一頓飯外,後來南流景提供的糧食也都是稀疏米粥,災民們隻能吃個半飽。

不過這半飽,已經讓所有人心滿意足。

人有時脆弱得不堪一擊,有時又堅韌得令人詫異。明明前不久還處於餓死的邊緣,但幾碗米粥下去,災民們就以驚人的速度恢復過來,身體也有瞭力氣。

在三位太醫和永寧城大夫的努力下,這場並不算嚴重的時疫得到瞭極好控制,疾病纏身的災民也得到瞭良好救治。

南流景沒有一味付出,他到永寧城的第四天,就推出瞭以工代賑的方式,支持災民們用勞力換取更多糧食。

不願意做工的人,他不勉強,也會提供吃食。

但這吃食隻能保證災民不會餓死。

這個佈告一貼到城門外,縣衙大門就被災民們踏破瞭。

“大人,我報名!我報名!”

“還有我,大人,這個活女人也可以幹對吧!”

“老人可以報名嗎大人。”一個明顯五十歲往上的老人努力挺著腰,“我今年才四十,還幹得動呢。”

衙役哭笑不得,隻好說:“行瞭行瞭,都能報名。不管男女老少,隻要你們能把活幹完,我們就發糧食。”

好不容易維持好秩序,衙役問排在第一的老人:“你要報哪個名?”

“我要參軍。”

衙役懷疑自己聽錯瞭:“你說什麼?”

“我聽說姚南小公子要組建一支軍隊來保護永寧縣,我是來加入這支軍隊的。”

南流景為瞭掩人耳目,在永寧城裡掛名瞭一個職務,主要負責招募兵甲。

衙役還沒說話呢,排在老人後面的人都炸瞭:“老丈,姚南小公子說瞭第一批隻招一千人,你把名額占瞭,我們怎麼辦?”

“就是,我們也是來響應姚南小公子號召的。”

“這永寧城,我不認什麼周縣令,就認姚南小公子!姚南小公子要招兵,那我就去給他當兵!”

“姚南小公子都開口瞭,鄉親們,我們能給他丟面子嘛?他才招一千人,咱們災民營裡的人加在一起,都超過五千瞭!”

老百姓們有老百姓們的精明,也有老百姓們的淳樸。

誰對他們好,他們一清二楚。

李生牽著他的妻女,排在隊列之中,忽然就想到瞭那天初見姚南小公子的場景。

他想,如果是這位姚南小公子的話,也許真能治好這世道也說不定。

而他,一個本應死去的人,既然被姚南小公子救瞭下來,那他隻能用自己的生命作為報答。

在李生胡思亂想的時候,他終於排到瞭隊伍前列。

衙役一邊詢問一邊做著登記:“你叫什麼名字?要報什麼崗位?”

“李生。我要參軍。”

“行,你是第九百零五個號,拿著這塊木牌去那邊等著,一會兒還要進行篩選呢。”

“還得篩選?”

“往年怎麼招都招不滿人,自然就是有一個算一個。今年能一樣嗎。”

“是啊,今年可不一樣瞭。”:,,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