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城招兵的順利程度,遠超乎南流景想象。
除瞭住在災民營裡的青壯年外,住在永寧城內的不少青壯年也來投軍瞭。
截止除夕之前,永寧城一共有一千八百人報名參軍。
除夕當天,第二批賑災物資也送到瞭永寧城。
有一整個糧倉的糧食作為支撐,如今永寧城不缺糧食,但缺草藥、保暖衣物和煤炭柴火。這些賑災物資恰好解瞭南流景的燃眉之急。
押送這些賑災物資過來的,不是陌生人。正是南流景當初在晴水村收下的楊鎮。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礪,楊鎮已經成為瞭李觀棋的左膀右臂,能幫李觀棋處理很多閑雜瑣碎的事情。
“把這些東西分一分,給災民們都發下去。”
“今晚派粥時,將粥熬得粘稠些,再往粥裡多加一點豬肉,熬成豬肉粥,讓災民們嘗嘗肉味。”
南流景迅速將事情安排下去,然後指著其中一輛馬車問:“這輛馬車裡面裝的是什麼?瞧著和其它馬車不太一樣。”
楊鎮刻意賣瞭個關子:“小公子要不要自己上前看看?”
南流景掀開馬車簾,當他看清裡面堆放的物品時,頓時心頭一暖:“是梁師父、屈先生、李二哥、齊四哥給我準備的年貨?”
楊鎮笑道:“果然瞞不過小公子。”
“李掌櫃說,有桂生管事在小公子身邊照顧著,小公子這裡肯定什麼都不缺。所以他們也沒準備什麼貴重的東西,就隻準備瞭一些衣物和放得住的吃食。”
南流景爬上馬車:“這狐皮摸起來可真軟,定是梁師父獵的……”
“這一匣子前朝大儒所寫的古籍和字畫,定是屈先生無疑……”
“李二哥最實在,知道我缺錢,給我送瞭一萬兩銀票過年……”
“這些吃食都是齊四哥準備的吧……”
南流景興致勃勃辨認瞭很久,甚至還有瞭甜蜜的苦惱:“這些吃食也太多瞭,齊四哥這是要把自己的俸祿掏空啊。”
姚容有理由懷疑這孩子在炫耀,笑瞭好一會兒,才道:[這些糕點都是好東西,你自留一些,剩下的都拿去做獎品吧。]
“獎品?”
[你可以安排一個簡單的頒獎儀式,挑出二十個在這場賑災中表現出眾的人,然後親自上臺給他們頒獎。你正好也趁著這個機會露露臉,加深災民們對你的印象。]
南流景一點就通,瞬間明白這個主意的種種好處。
雖然時間緊張瞭點,但趕在中午之前,南流景還是拿到瞭一份寫著二十個名字的名單。
他握著名單,叫人備車。
[你就這麼出去?]姚容連忙叫住他。
“還要準備什麼嗎?”南流景茫然。
姚容好笑:[把梁光譽送你的衣服換上,再把我送你的那些玉飾都戴上,打扮得更光彩奪目一些。這是你在永寧城第一次正式亮相。]
南流景:“……”
南流景心下嘀咕:這算是老師說的形象工程的?
姚容仿佛猜到瞭他在想什麼般,微笑道:[老百姓就喜歡看這個。]
不管這是不是形象工程,總之,這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
浩蕩長風吹起衣袍,皚皚細雪覆滿肩頭,南流景站在城墻之上,對著城墻之下的永寧城老百姓微笑招手,漫天餘霞都淪作陪襯。
永寧城老百姓抬頭,看著這道並不寬厚卻無比可靠的身影,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除夕之後,原本已經冷卻下來的參軍熱度再次高漲。
又有不少老百姓跑到縣衙前,堵著衙役說自己要報名參軍。
衙役苦著臉:“這報名人數已經超瞭,不然你們等下一次吧。”
“什麼!還要等下一次!有沒有搞錯啊!”
“永寧城裡,有人的身材比我魁梧嗎。有人的力氣比我還大嗎。你攔著我不讓我報名,是何等居心。”
衙役:???
合著我攔著你們不讓你們報名,就成瞭別有居心的人瞭???
南流景聽說這件事情後,頗有些哭笑不得。
他還真沒想到,自己那天特意打扮瞭一下,竟然會引起這樣的後續。
姚容笑瞭笑:[老百姓們的想法都很樸素。]
[你招兵時開的條件好,又有能力,他們都相信你能給他們提供好的生活,帶領他們打勝仗。大傢都喜歡跟著能贏的人混。]
這年頭,沒有多少人願意當兵。
但那是因為軍隊不僅不能發足糧餉,還會克扣士兵。要是士兵不小心戰死瞭,朝廷都不一定會發撫恤金。
就算發瞭,那點兒撫恤金也就是能塞個牙縫。
在這種情況下,誰會願意為朝廷賣命?
“他們都喜歡跟著能贏的人混,但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選擇跟誰,誰才有可能贏。”
南流景跟姚容感慨瞭幾句,扭頭對衙役說:“既然大傢想報名,那就讓他們報吧。到時我放寬名額,多招一些士兵。”
半個月後,南流景從報名的三千人裡,挑選出瞭兩千人。
加上永寧城原有的三千兵馬,如今南流景手底下有瞭五千士兵。
南流景學過很多兵法,讀過很多兵書,但他在領兵方面還是個純純的新手。
所以他選擇用最笨的方法去練兵——
給士兵發足糧餉。
跟士兵同吃同住。
與士兵一起訓練,甚至比士兵更能吃苦。
他本就很得民心,此舉一出,更是讓軍營士兵心服口服。
與永寧城相隔百裡的常安縣,齊明煦和蔣定的處境就沒那麼好瞭。
周縣令險些丟瞭糧倉,又被南流景拿捏著小命,根本不敢反抗南流景。但齊明煦和蔣定來常安縣任職,他們頭頂上還壓著幾個上官。
這些上官打仗外行,內鬥內行。
在戰場上聞風而逃,在自傢那一畝三分地大打出手。
小小一個縣城居然能分出四個陣營,三國的人見瞭都要直呼好傢夥。
也就是齊明煦瞭。
但凡換一個人來,都未必能比齊明煦做得更好。
花瞭好幾個月時間,齊明煦才勉強在常安縣站穩腳跟,還招募瞭一千新兵。
他這一千新兵,要裝備沒裝備,要糧餉沒糧餉。
蔣定這暴脾氣,拉起袖子就想要去揍人,最後還是齊明煦按住瞭他。
沒有裝備,那就自己造。
蔣定帶瞭好幾個工匠來常安縣,不就是為瞭用在這時候嗎。
沒有糧餉,那就自己出。
誰養這些士兵,從此以後這些士兵就聽誰的話。
他心中的怒意並不比蔣定少,隻是他比蔣定更沉得住氣。
等著吧,等他把手底下的一千士兵操練出來,他要這些隻會爭權奪勢的官員全部都滾出常安縣!
二月,天地回春。
隨著冬雪逐漸消融,災民們也徹底從雪災中走瞭出來,再次恢復瞭正常生活。
三月初,在所有百姓已經向著新生活前進,投入到新一年的春耕中時,朝廷終於就去年雪災一事派人來永寧縣瞭!
當周縣令收到朝廷的折子,看到那幾個趾高氣昂站在縣衙門口的所謂欽差時,他臉上是懵逼的,他拳頭是發癢的。
要不是師爺拼命攔著,周縣令都得沖過去朝欽差比劃幾下。
有沒有搞錯啊大哥!
這永寧城都改姓“姚”瞭,春天都已經來瞭,你們才來救雪災!?
那欽差完全沒註意到周縣令的憤怒,被迎進縣衙後,他翹著二郎腿,悠聲道:“過年那段時間,陛下龍體不適,幾位大人憂心陛下的龍體,一直沒來得及批復公文。”
“直到過完瞭年,陛下身體轉好,立馬就將我派來永寧城查看情況。”
“我瞧著,這永寧城的情況也沒有周縣令在折子上說的那麼嚴重吧。”
這下拳頭硬的人變成師爺瞭。
周縣令反手攔住師爺,對欽差賠笑道:“朝廷諸公和陛下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瞭,本官上瞭折子後,想著不能讓朝廷諸公和陛下煩憂,就自己想辦法緩和瞭災情。”
欽差滿意:“是個懂事的。”
周縣令心底破口大罵“龜孫子”、“王八羔子”、“你全傢斷子絕孫”,面上依舊諂媚:“隻是,永寧城的老百姓畢竟遭瞭災,不知朝廷有沒有什麼安撫政策?”
欽差點頭:“這自然是有的。陛下說瞭,念在永寧城剛遭瞭災,今年就少收一成的稅。”
周縣令盯著欽差,等著欽差的下文,欽差卻已經端起茶來慢慢品著。
周縣令傻眼:就沒瞭!?
七成的稅降到瞭六成,永寧城的老百姓是不是還得感激永慶帝的恩德啊!
欽差放下茶盞:“周大人你也知道,這幾年收成不景氣,到處都缺銀子,戶部已經拿不出錢瞭。不是朝廷不願意賑災,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朝廷沒銀子,那還能怎麼辦呢?
不能苦永慶帝,不能苦朝廷諸公,那就隻能再苦一苦百姓瞭啊!
周縣令以為,這位欽差最多也就能無恥到這一步瞭。
他萬萬沒想到,這位欽差在縣衙住下後,居然還明裡暗裡要求他進行賄賂!給得少瞭還要沖他甩臉色!
周縣令覺得自己已經不算什麼好人瞭,但跟京城這些道貌岸然的禽||獸相比,他都能厚著臉皮誇自己“慈眉善目菩薩心腸”。
熬瞭好幾天,周縣令總算送走瞭欽差。
看著揚長而去的欽差一行人,周縣令隻覺得自己滄桑瞭十歲不止。
他看向一旁的師爺,心累道:“姚南小公子太謙虛瞭。”
“他說自己是山寨大當傢,還說自己劫持瞭永寧城縣衙。但要我說,姚南小公子帶人來永寧城,分明就是王師親至。”
師爺猶豫瞭少許,試探性詢問周縣令:“大人,您現在還怪我嗎?”
周縣令翻瞭個大大的白眼:“這麼多年本官從未虧待過你,你卻差點兒害死本官。”
這段時間兩人一直在南流景手底下幹活,但關系鬧得非常僵。也就是這幾天要齊心協力糊弄朝廷欽差,氣氛才稍微和緩瞭些。
師爺隻能苦笑。
“不過本官現在是想明白瞭——”
周縣令在大喘氣之後,突然話鋒一轉。
“站在我的立場,我肯定不能讓糧倉被搶。站在你的立場,那些要被活活餓死的都是你的父老鄉親。站在李生的立場,他要是不搶糧倉,那他自己、他娘和他媳婦都得死。”
“咱們三個做的都沒錯。”
“但正因為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情,結果卻險些釀成一場巨大的禍事,才恰恰證明瞭世道的錯誤。”
以前周縣令還有種自己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幫南流景做事的感覺。
現在他是真心實意想投靠南流景瞭。
任何一個良心未泯的官員,都沒辦法安心待在這樣的朝廷裡。
這是一個容不下好人的世道。
周縣令雙手背在身後,突然問:“師爺,要是糧倉真的被搶,朝廷怪罪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我那時,沒想那麼多,就想著先走一步看一步。”猶豫瞭下,師爺補充道,“可能大人不相信,朝廷要是怪罪下來,我一定會擔下所有罪責,絕不會眼睜睜看著大人出事。”
周縣令拍瞭拍師爺的肩膀,背著手踱步離開。
“大人,您要去哪兒?”
“我要去找姚南小公子,跟他抱怨一下我這幾天有多痛苦,再跟他說說我的心得感悟。”周縣令嘟囔,“我現在可是徹底棄暗投明瞭,得讓姚南小公子知道我的忠心啊。”
“我與大人同去。”師爺連忙追瞭上去。
周縣令瞟他一眼,也沒反對。
南流景這段時間一直待在軍營裡,盡量避免和欽差見面。
他這會兒正在寫永寧縣今年的發展規劃,瞧見周縣令和師爺來瞭,朝他們道:“來得正好,我有些事情要交代你們去做。”
這一年裡,永寧城的主旋律是練兵和發展。
南流景在兩地建立起瞭四座免費私塾,還建立起瞭一座藏書閣,裡面藏書豐富,可以讓那些傢貧卻有志進學的學子免費借閱抄寫。
南流景大力發展農業,制作瞭大量農具,以租賃的方式租給老百姓,讓他們在農忙的時候能用上農具。
南流景還推廣瞭火炕和蜂窩煤,甚至在到處搜尋棉花種子,想要種出棉花……
他還有意去策反永寧城附近的無憂城和武清城。
無憂城縣令是個明白人,在與南流景接觸幾次之後,選擇投靠瞭南流景。
武清城縣令和季傢有點關系,是個油鹽不進的,平時在任上沒少做那些喪良心的事情。
南流景試著接觸瞭武清城縣令的副手,又給齊思寫瞭一封信。
半個月後,武清城縣令和他的一眾親信被暗閣拿下,當晚就死得透透的,季傢想撈人都沒來得及出手去撈。
而後,朝廷一道任命詔書,讓副手成為瞭武清城新任縣令。
同年冬,嘗到甜頭的狄戎再次發兵襲擾大燁邊境,一支兩千人的兵馬圍困常安縣,屠戮縣城周邊百姓,被早有準備的齊明煦殺瞭個片甲不留。
這一戰後,齊明煦又取得瞭幾場小勝。
自姚老將軍戰死沙場,姚傢滿門傾覆之後,朝廷再也沒有取得過如此輝煌的戰果。
就算朝中主和派刻意壓制,齊明煦還是連跳幾級,一躍成為常安縣官階最高的人。
常安縣四方勢力聯手,都沒能壓制住齊明煦的鋒芒,反而讓齊明煦抓住機會反擊,利用他們之間的齟齬讓矛盾愈演愈烈,最終成功掌握住大半個常安縣。
齊明煦一點兒都沒手軟,剛一掌權,就開始對常安縣四方勢力磨刀霍霍,同時繼續擴軍。
及至南流景和齊明煦來到北地的第三年春,南流景手上已經有瞭一萬五千人,而齊明煦也有瞭七千軍隊。
邊境一十六城,永寧、無憂、武清和常安四座城池完全易主。
姚南這個名字,北地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