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燕改朝換代

作者:扶雲遊 字數:2126

清晨,大齊軍營,有淡淡薄霧未散。

帥帳中人來人往,趙元坐在正座之上,眼睛佈滿血絲。看來,雖然沒有帶兵出戰,他也是一夜未睡。

沈照與左清塵詳細回稟瞭昨夜的戰況。趙元認真聽完瞭,神情也頗為寥落。他將扶越叫到跟前說:“看來歸海傢果然如你所言頗有上古遺風,滿門剛烈。”

“燕國候之所以反我大齊,也是中有奸人的離間之計。”說到這裡,他目的地瞭一眼身旁的扶越說:“如今,歸海一傢除瞭霓川下落不明外,皆已離世,燕國國內定已大亂。”

“你帶兵進駐柏鄉之後,一來尋找霓川,歸海傢唯一的血脈,二來定要妥善對待燕國王室宗族,令他們安心。”

扶越躬身抱拳說:“請父親放心。”

這時崔琦從帳外走瞭進來,神色有些異樣地回稟:“皇上,有細作傳回消息,霓川郡主有消息瞭。拂伊王後死前查覺到柏鄉城中有變,便派一名信任的宗族子弟名叫歸海莫的侍衛,護送郡主去瞭柏鄉城外的古寺當中。”

趙元聽瞭,眼中的神情微微一舒:“這麼說,霓川平安瞭。”

沒想到,崔琦搖瞭搖頭:“另人意外的是,這個歸海莫聽說燕國候與肅川郡王陣亡後,竟然露出瞭狼子野心,想要強娶霓川郡主。”

此時扶越的雙拳已握得咯咯作響。

崔琦察覺到扶越表情的變化,略略一頓,接著說:“霓川郡主寧死不從,這個歸海莫就將郡主囚在古寺當中,自己返回柏鄉憑借與燕國候相近的血緣竟然自封為新一代燕國候。”

趙元聽到這裡,也是氣得咬牙切齒:“如此賊子,肯定早就處心積慮,若沒有裡應外合,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自立為王。”

“此人的卑鄙還不止於此。”崔琦說:“他登上王位後,昭告全國,說霓川郡主乃是天降災星,歸海一族的厄運皆由她起,要將她施以火刑以祭上天。”

“什麼?!”扶越在旁已是怒目圓睜,脫口而出一聲驚呼。

“不過這個決定卻遭到瞭全體官員的反對。於是,他隻好改口說將霓川郡主囚禁在古寺的暗室之中,終身不得見到光亮。接著又派使臣來我大齊營中請降,現在歸海莫的使臣已到營門口。”

趙元一拍面前的書案:“如此歹毒無恥之人的請降,豈能是真心實意,隻怕是引誘我軍入甕的。朕若允他歸降,豈不是與他同流合污?”

“來人,將這個使臣拉到燕國候靈堂之前砍瞭祭旗,命孫照與左清塵帶兵五萬,全力進攻燕國,五日必須拿下柏鄉!”

崔琦聽罷馬上退下傳令去瞭。

大帳中隻剩下趙元父子二人,趙元看瞭一眼扶越說:“朕給你一千精銳士兵,你們輕裝混入燕國去解救霓川吧。”

扶越本已心急如焚,得瞭父親的命令更是一刻也不想耽誤,深施一禮後便大步出瞭帥帳清點士兵去瞭。

他剛出帳,趙元還沒歇口氣,孫奮又走瞭進來。見瞭趙元低頭就跪:“為臣有愧,未能及時攻下韓國,還請皇上懲罰!”

趙元看著他,眼中有一絲難以置信:“韓國候剛死不久,全國正在服喪,再加上事發突然韓國候還未立儲,朝中還沒有主心骨。”

“對方正處於這種舉國混亂的情況下,以你的武藝才略,如何能節節敗退?”

孫奮也是滿臉困惑:“臣帶兵前去,好像每一次部署,每一次出擊都在對方意料之中。臣也曾懷疑軍中有韓國的細作,有意放瞭幾次假消息出去,卻被此人識破,根本沒有上鉤。”

趙元盯著孫奮的臉,知他說的全是實情,一時也難有頭緒。他頓瞭一下說:“你有沒有想過,你營中確有細作,而這個細作其實已經逃到瞭韓國。”

“皇上指的是之前失蹤的副將?”孫奮大驚失色,“臣也曾想過,此人可能是一時沖動叛逃而去。但是他既然已經逃走,就不應該去已危如積卵的韓國。”

“但經皇上一提醒,臣惶恐。若此人是韓國多年前就安插在我軍營中的細作,那他這次的離去,絕不是僅僅是叛逃,一定是要完什麼特殊的任務。”

此時,趙元站起身來,提筆走到掛在帳中的作戰地圖前,抬手在圖上燕國的位置作出記號。

“三千人入燕國,不多不少,會引起重視,卻不至於加強戒備……這個細作厲害,區區三千人卻能抵三十萬人來用。燕國傳承千餘年,卻因這三千人一朝覆滅。”

“更狠毒的是,此人身穿大齊軍服,讓天下人把這筆帳算在我大齊的頭上!”趙元劍眉豎瞭起來:“何運機!這個閹人,朕若不治你,如何告慰歸海一族在天之靈。”

“孫奮聽令,從今天起,你便帶兵從前線撤下來回營休整。方臺炎將代替你繼續進攻韓國,你作為隱在他背後的軍師給他出謀劃策。”

孫奮聽罷,眼睛轉瞭轉,立即明白瞭趙元的苦心,那個安插在孫奮身邊的細作,瞭解孫奮的一舉一動,孫奮對他又何嘗不是?

在明處時,孫奮時時被動,若孫奮躲到暗處,那個細作反而一時沒有攻擊目標,容易露出破綻。

孫奮告退後,趙元獨自站在作戰地圖前看瞭好久。

此時此刻,燕國需要拿下,韓國需要清繳,大齊國的軍隊已分出去大半,開始兩線作戰。

之前反齊的排頭兵益國不知為瞭什麼忽然沉寂下來。全國的邊境皆高懸免戰牌,對於齊**隊采取堅守不出的策略。

對於燕國韓國與大齊的交戰,益國並未如之前承諾的那樣出兵支援,而是袖手旁觀。

這一點令趙元百思不得其解,在與此同時,他又不能放松對益國的警惕。生怕這些都是益國候故意作出的假像,令大齊放松戒備,再派兵偷襲。

另外,還有魯國。這個國傢態度隱晦不明,主張搖擺不定,最會見風使舵,落井下石。若是大齊與燕國韓國交戰中處於下風,隻怕魯國馬上也要出兵對抗齊國。

到那時,大齊不可避免地要三線甚至四線作戰……想到這裡,趙元的神色冷峻地如同十二月的冰河。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