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趙元為可能面對的多線作戰情況而大傷腦筋時,大齊軍營門口出現瞭衣著光鮮的一隊人,他們見快到大齊軍營瞭,都客氣地下瞭馬,笑嘻嘻地走上前。和哨兵搭起話來。
“魯國使前求見!”
聽瞭這個消息,趙元微微一笑,還未動用一兵一卒,魯國就迫不及待地前來談條件瞭,這不是最好的結果嗎?
於是他大手一揮:“請他進來!”
魯國使臣中等身材,微胖,紅光滿面,三綹美髯垂在胸前,一見趙元便躬身行瞭大禮,左一句孝雅皇帝,右一句孝雅皇帝的套起瞭近乎。
趙元對他態度也頗為客氣,賜瞭座,不緊不慢地與他閑扯。
使臣暖場瞭半天,見時機已到便嘆瞭口,步入瞭正題。他說,由於不想看到生靈塗炭,百姓受苦,魯國候赤亭想將整個魯國獻予孝雅皇帝,但這樣一來魯國皇族便無立身之地。
趙元修長的手指摩挲著泛著淡青色的下巴,眼睛微微瞇著,唇角掛著似有似無地笑意,靜靜地聽他說。
魯國使臣抬眼,見孝雅皇帝不動聲色,也沒接話,便大著膽子繼續說瞭下去:“國君希望孝雅皇帝能垂憐,令其固守祖籍,請封魯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魯國郡王多鴻請封郡公,食邑二千戶,正二品。”
“另外,國君久聞睿王少年英武,文武全才,跟隨孝雅皇帝平南以來,屢立戰功,威振南疆。國君膝下幼女名多煙,年方十六,品貌端莊,待字閨中,願將其許給睿王,以成兩國秦晉之好,可不是美事一件?”,
趙元聽瞭使臣的話,心裡想,若對方的真心實意地獻出魯國,這些要求並不高。
魯國一旦歸順,那大齊軍營的壓力就要少瞭一半。還可以利用魯國的地理優勢,多路一起進攻韓國和燕國,到那時不但避免瞭無謂的傷亡,還加快瞭推進速度。
但是趙元卻深知,縱然是劃算的買賣找上門來,也要作出一副吃瞭大虧的樣子,否則對方立即就要抬高售價。
趙元想瞭想卻沒有馬上答應魯國使臣,隻是安撫著說:“關鍵時候,赤亭摒棄雜念,一心為民,確實令人感動。隻是睿王並不在營中,兩國聯姻之事,還要問過睿王的意思。”
使臣一聽,臉色一變,著急地說:“其實,若是睿王已有心儀之人,國君的意思是也可……”
“魯國公實在是心思縝密之人,令人佩服。不過,還請你回去給魯國公回話,朕幾日之內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復。”
使臣聽趙元口中已將魯國候改為魯國公,一時大喜過望,連連說:“是,是,小人立即回去報告國君。”
魯國便臣走後,趙元心中暗暗松瞭口氣。
不過想到聯姻之事,他又有些為難,扶越心儀燕國郡主霓川,此時又出來個魯國的多煙郡主,兩位郡主年紀,門弟皆相當,一時也分不出伯仲。
若是從娘傢實力來看,霓川已是孤苦無依,而多煙父兄還正值盛年,將來諸事之上還能幫襯一把扶越。
將多煙立為正妃對睿王的將來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但趙元也明白,若不是兩情相悅生活在一起,無論門弟如何相當,也難幸福。扶湘與附馬便是如此。
附馬聞忠禮是趙元千挑百選出來的,自問能處處體貼照顧扶湘。
怎知兩人成婚後,扶湘性情大變,從以前那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變得冷漠孤傲起來,對誰都拒之千裡,也很少再踏入漢陽宮。
想起這些,趙元不由得輕輕嘆瞭口氣,心裡想:“罷瞭,扶越若是不肯,不是還有扶楚嗎?他雖有幾房側室,正妃卻遲遲未定。”
“如果真能將魯國郡主娶進府中,那以後嫡子的血脈自然是高人一等,況且坊間都傳,這位多煙郡主姿容傾國傾城,是南疆第一美人,與扶楚也算般配。”
想到這,趙元心裡踏實瞭許多:“沒想到魯國一役,竟能如此順利地解決。”
然而軍情瞬息萬變,勝敗轉換隻在片刻之間。
幾天之後,前線傳來戰報。燕國戰線上,由於歸海莫的拼死抗,沈照與左清塵的推進並不順利,柏鄉城強攻瞭幾日,卻沒有攻下,大齊軍隊傷亡那慘重。
韓國戰線上,在熟悉大齊軍隊行進方式的細作指引下,韓**隊在大齊士兵經過的道路上設下多處埋伏,為瞭清理這些埋伏,大齊軍隊的行進速度被明顯拖慢瞭。
眼見燕國與韓國如此猖狂,大齊軍隊一時難以將這兩國拿下,為免持久的兩線作戰,趙元必須盡快與魯國候達成協議。
對於魯國候所提條件,趙元打算全盤接受。他召來文書官,命他草擬分封魯國公的詔書。正在商量詔書內容之際,帳外有人來報,魯國使節又來到大齊軍營門口,請求見駕。
趙元臉色陰沉瞭起來,這個時候他最不想見的便這個魯國的使臣。因為這個人的到來,意味著,有人早已磨好瞭刀,藏在身後,準備趁趙元最為困擾的時候,狠狠割他一塊肉下去。
趙元揮瞭下手,命文書官下去,然後讓人清理瞭帥帳,這才打發人請魯國使臣進來。
魯國使臣走進帥帳,見到趙元,馬上滿臉堆笑地行禮說:“孝雅皇帝萬歲!”
趙元淡淡地看瞭他一眼:“平身。”
魯國使臣笑意綿綿地湊瞭上來,還想像上次那般寒暄,被趙元制止瞭。
趙元說道:“魯國候在這個節骨眼上派你前來,定有要事,不妨直說!”
使臣聽瞭,尷尬地咳瞭幾聲道:“國君為瞭魯國百姓免受戰火塗炭,願自降為臣。但是宗族中人卻多有不肯,恐生變數,所以請皇帝您將魯國候赤亭封為南嗣王,食邑五千戶,正一品;封多鴻郡王為鴻國公,食邑三千戶,從一品,這樣才能平瞭魯國內部的謠言。”
趙元知道魯國候是得知大齊國與燕國韓國的戰事陷入膠著,正在尋求突破,因而抬高瞭談判條件。
他不由得在心裡冷冷笑道:“真真是尖滑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