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隱循派聖女

作者:扶雲遊 字數:2123

“嘎嗒”,伴著黯啞的一聲,門開瞭。

走進廂房,是一排攔著木柵的閣子間,每個閣子間裡都有一名囚禁的宮人。廂房裡道路狹窄,光線昏暗,其他隨從自覺地留在瞭外面,隨紈堅持要陪允央走進去。

副管吏走到瞭廂房盡頭,停瞭下來,恭敬地回道:“娘娘,王充北在此。不過,因此人是朝廷重要的欽犯,老奴不敢打開他的囚室,請娘娘體諒。”

允央點點頭,命他到廂房外候著。

他走後中,允央來到囚室近前,隻見王充北正側對著自己盤腿坐在地上,面目看不清楚,但能看出她筆直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呼吸很輕,平靜而緩慢。

從破窗中透過來的陽光,加雜著囚室中飛舞的灰塵,投射在他身上,形成瞭一道模糊的光暈。

隨紈在旁喝瞭一聲:“喂,斂貴妃前來看你,你快過來見禮!”

王充北聽到瞭這話,緩緩轉過頭來。

允央見此,便長話短說:“你在這裡有什麼要求盡可和本宮說,本宮或能幫你解決。”

王充北聽完,冷笑道:“我那樣對待斂貴妃,你不記恨嗎?沒想到,這個時候能到懸榔府裡看我的竟然是你?”

允央口氣淡淡地說:“事情已經過去瞭記恨又能如何,不如好好解決眼前的事。”

“眼前的事,”王充北重復瞭一句:“這麼說娘娘是有求於我瞭?”

隨紈看不慣王充北死到臨頭還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罵瞭一句:“呸,斂貴妃來看你已是給你天大的面子瞭,你還在這裡不知死活的犟,一會給上瞭大刑,看你還狂不狂得起來!”

“無知的小丫頭!”王充北斜瞭隨紈一眼:“我是懸榔府中最得要的朝廷欽犯,皇上沒親自審問之前,誰敢給我上刑?”

“我若吃刑不住,自盡或是自殘瞭,皇上怪罪下來,誰擔當得起?”

允央見王充北落入懸榔府後還是一副誰也瞧不上的樣子,心裡有些反感起來。她不想再囉嗦下去瞭,於是開門見山地說:“你是如何知道宋國的那麼多事?又是為什麼開始研究起斂兮公主的畫作?”

王充北看著允央沒說話,片刻之後,忽然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娘娘是為瞭這個來找我,早說嘛!”

“我都是要被砍頭的人瞭,一些秘密爛在肚子裡也沒意思,告訴你無妨!”

她的態度忽然180度的大翻轉,倒讓允央有些疑惑起來,不過允央不露生色,低低地說:“斂兮的畫作與宋國的寶藏到底有什麼關系?”

王充北看瞭一眼允央,聲音不高不低地說:“關於宋國寶藏的傳說由來以久,各種版本都有,流傳最廣的就是說。這是周天子自己的寶藏,交給宋傢人代來看管。”

“但是這麼多年來,這個寶藏是什麼,在哪裡,有多少,沒有人能知道。天下人在找,但都沒找到。”

允央聽罷,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這個傳說有許多不通的地方。若是周天子的寶藏,那麼在後來周朝遇到戰亂,舉國困頓之時,他為什麼不把寶藏拿出來救急?”

“此後一千餘年裡,宋國自己也遇到多次天災,幾乎滅國,那個時候,宋國為什麼也沒有把寶藏拿出來賑災?可見,這個寶藏多半是子虛烏有的事!”

王充北果斷地搖瞭搖頭:“寶藏肯定有。我研究過宋國的秘檔,這一千多年來,宋國每年都要選出一些男童去一個神秘的寺廟裡,並且每年撥出一筆數量巨大的銀子用在這個寺廟裡。”

允央心裡咯噔一下,暗想:“若是如此,利用慈恩寺僧人看護寶藏這個傳統,已有一千多年瞭。若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進入慈恩寺的密室卻發現那隻是個空房子呢?”

想到這裡,允央反問道:“既然寶藏與寺廟有關,為什麼你卻是盯著斂兮的畫作不放呢?她與寺廟有什以關聯嗎?”

王充北看著允央說:“她與寺廟並無關聯,不是因為她不知道寶藏的事,相反卻是因為她是最有能力使用寶藏的人。”

說到這裡,王充北往前走瞭幾步,緊盯著允央的臉說:“你們長得真像啊!看著你,就像是與斂兮說話一樣。隻不過,斂兮的氣質風華絕代,高高在上,這一點上貴妃娘娘確是差得遠吶。就連當今聖上,不也是念念不忘嗎?若能換斂兮活著,怕是江山趙元肯拱手相送!”

隨紈在旁聽瞭,氣不過,剛要發作,被允央抬手攔瞭下來。

允央輕輕地說:“斂兮公主再聰慧也是閨閣女流,她不參與朝政,怎麼會與寶藏的事扯上關系?”

王充北說:“這說來就話長瞭。都道寶藏是周天子傳下來的,那數額這麼巨大的寶藏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據說是周天子滅瞭一個神秘的國度——啟國而得到的。”

“之所以說這個國傢神秘是因為他們的歷史從不記錄下來,隻是口口相傳。所以史書上對這個國傢的記載也是隻言片語。”

“據說這個國傢的人,善於觀地脈,察氣韻,通計算,精占卜,常藏於地下。”

允央聽罷,嘴裡沒說話,心裡卻在思忖:“一聽就是以訛傳訛的流言,若這麼說,啟國舉國都是會奇技的術士,怎麼會有這樣的國傢?”

這時就見王充北看著窗外接著說:“周天子之所以要進攻啟國,據說也是因為知道瞭有這個寶藏。啟國被占領後,周天子命令屠城,啟國人與啟國便都消失瞭。”

允央終於忍不住問道:“那這與斂兮有什麼關系,她為什麼會是最有能力使有寶藏的人?”

王充北微低瞭下頭,神情頗為困惑:“這就是其中最難理解的一環。據說,被屠城後的啟國還有極少的幾個人活瞭下來,他們逃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把啟國的傳統方術一代一代流傳下來。”

“這些被流傳下來的方術絕學被稱為隱循學,而傳承這些技藝的人被稱為隱循派。本來這與宋國毫無關系,但斂兮公主七到十二歲這幾年,不知何故離開瞭漢陽宮。”

“回來之後,就有傳言說她已是隱循派的聖女,就是派中權力最高的人。”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