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日子,沿海官員人人自危,沈傢牽連甚廣,不少人都收到消息,說沈傢主交出瞭賬本。
此刻綠竹騎在馬上,迎親的隊伍還行走在城中,她算算時間,午時可能趕不回來瞭。
舅舅娶親這事,時間本來已經定好瞭,舅母那邊突然說要晚一些。
她又何嘗不知,舅母是為瞭讓她避開。
綠竹輕嘆。
沈傢倒瞭,小姐施行仁政,不願做牽連之事,沈傢其他人僥幸保住瞭性命。
她記得那天,沈傢大大小小,上到八十歲老祖宗,下到剛會說話的稚子,他們跪在她的府門口。
老祖宗說:“願交出沈傢所有財物,隻求留沈元一命。”
沈傢父子也收到瞭消息,當日便交代瞭所有事,隻求沈元活著。
她雖有些震動,但並未猶豫。
是海南風求到瞭她面前。
他說,他認識沈元的時候,他十三歲,而沈元才十一歲,他們兩個雖然年紀相當,但在為人處世上他不如沈元。
如果不是沈元,他可能連科舉都沒辦法參加。他年少氣盛,被有心人誤導,曾批評過當時那位主考的文章。
而所有人都知道,那位考官心記仇的很。
他說,他不是替沈元開脫,隻是沈元的確罪不至死,他受的苦也不能全怪在沈元頭上。
綠竹想起當時的場景,還有些難受。
在她看來海南風過於仁慈,可也正是海南風的求情才讓沈元保住瞭命。
迎親的隊伍熱熱鬧鬧,虞修一身紅衣,面色紅潤。
他們到村裡的時候,卓傢村的村民都已經等在那瞭,有的手裡提著雞,有的手裡拿個米面。
而炎娘全傢人都來瞭,鞭炮聲驅散瞭綠竹心頭的陰霾。
她翻身下馬,便等在瞭一旁。
虞修下馬之後,上前敲門,他大聲說:“炎娘,我來帶你回傢。”
門內是炎傢的晚輩,還有樊兮和穆晴,這倆姑娘死死抵著門。
穆晴說:“虞傢舅舅,新娘子可不是您想帶走就能帶走的,您得拿出誠意來。”
綠竹笑著,打開瞭她的包袱,抓瞭一把紅包袋就扔瞭進去。
樊兮和孩子們立馬跑過去撿,眉開眼笑。
穆晴說:“虞修舅舅,您的誠意隻有銀子嗎?”
綠竹擼起瞭袖子,直接翻墻入內,她站在穆晴身後,周圍的孩子們都捂嘴偷笑,沒人提醒穆晴。
綠竹輕輕戳瞭戳穆晴的後背。
“怎麼……”穆晴回頭看到是綠竹,笑瞭,“侯爺,您是來跟我一起堵門嗎?”
這時小屋的門開瞭,炎娘的弟弟背著她出瞭門。
炎傢叔叔有些無奈,“我姐說想快點跟姐夫回傢。”
穆晴無奈,隻好讓開。好容易有機會堵次門,她還沒過癮呢。
綠竹見她這副樣子,笑著說:“我有五個女兒,到時候讓你堵個夠。”
穆晴滿意瞭。
炎傢叔叔把炎娘背上瞭花轎,迎親的隊伍吹吹打打著離開瞭卓傢村。
村民們都跟在後面,綠竹也沒騎馬,跟他們一起走,一路說說笑笑。
卓傢村的人都清楚,侯爺心情不好,所以不少嬸子都過來跟她說傢裡的趣事。
綠竹被逗的一直笑。
於此同時,安子霆正在監斬。
法場上擠滿瞭人。
人群後傳來瞭騷動,百姓們不自覺地讓開瞭一條路。
隻見沈傢老祖宗帶著沈傢三十六口,走過瞭人群,他們身著佈衣,一改往日的雍容華貴。
老祖宗走到人群前,然後轉身,面對著百姓,直接跪在瞭地上,沈傢其他人陸續跪下。
安子霆走到老太君身旁,開口勸道:“您老不必如此。”罪魁禍首已經伏法,沈傢的財產也已收繳。
老太君神情凝重,她說:“沈傢子孫無德,禍害百姓。我們雖然逃得過律法,但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我今年八十六歲,錦衣玉食,吃的是百姓的肉,喝的是百姓的血。我們應該跪,跪那些被沈傢害過的無辜之人。”
安子霆拱手。
他慢慢走瞭回去。
沈傢三父子死罪,沈傢有十五人如今還在牢中,刑期五到三十年。
如今沈傢剩下一門老幼婦孺。
老太君這麼做不隻是愧疚。
昨晚老太君進牢房見瞭沈傢三父子最後一面。
他就在暗處,他看到瞭老太君的痛心疾首,這位老人知道沈傢有些生意不光彩,可從未想過他們會做出害人性命之事。
她最後說,侯爺是沈傢的孩子,我沈傢對不起她的母親,不能連累她的仕途。
安子霆很清楚,今日老太君這麼做,一半是愧疚,一半是為瞭綠竹。
午時已到。
劊子手手起刀落,地上多瞭三顆頭顱。
老太君的背影有些蕭條,她忍著沒回頭。
而綠竹則是站在對面街的屋頂,遠遠地看著這一幕。
她不難過,隻是不喜歡這種感覺。她不敢深想,她怕自己會心軟。
綠竹嘆息,小姐如果在就好瞭,或許她就有勇氣去面對。
喜樂聲逐漸逼近,本來看砍頭的百姓,轉頭就跑去看娶親瞭,想著沾沾喜氣。
安子霆換瞭身衣裳,終是心生不忍,他上前扶起瞭老太君,“老太君,府中有喜事,侯爺說來者是客,您老可願意?”
老太君笑笑,然後搖頭,“我就不去瞭。”她想去,可她知道她不能,沈傢不能和侯爺有任何牽扯,否則隻會連累侯爺。
她轉過身,走的很慢,步履蹣跚。
綠竹……她的重孫女,沿海百姓心中的英雄。
她真的很驕傲,很驕傲很驕傲。
沈傢人收殮瞭沈傢三父子的屍首,而後便跟著老祖宗離開瞭法場。
安子霆則是直接回瞭府,回去之後先是換瞭件衣裳,正好趕上這邊在拜堂。
他走過去,握著綠竹的手。
他剛才看到瞭,一身綠油油的綠竹,站在人傢房頂上,很明顯。
綠竹反握住他的手,緊緊地握著。
孩子們就圍在他們身邊,其樂融融。
綠竹腦海中是關於沈傢的過去。
沈傢雖號稱沿海首富,但真的比起來,底蘊比不上尚傢。
沈傢起初隻是個小傢族,做些小生意,日子過得還不錯那種。
之後開始賣鹽,取得瞭朝廷的批文,這生意才開始做大。
而那位老祖宗便是這一切的開端。
後來老祖宗年紀大瞭,便把生意交給瞭晚輩,沈傢逐漸在沿海站穩瞭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