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 尾聲

作者:沙漠雪蓮90 字數:4250

761尾聲

說到慶明帝,狡詐多疑,城府極深,讓他全心信任一個人,本就是十分困難的事。

但有一個人做到瞭。

這個人就是閃鏡!

在得知瞭慶明帝就是背後那隻大手時,閃鏡煞費苦心地混到瞭慶明帝的身邊。並且屢建奇功,最後更用這張臉為代價,成功贏得瞭他的信任。

在得到他的信任後,他便知道瞭更多慶明帝的秘密。

這些年,閃鏡逼迫著自己冷血,為瞭幫父兄報仇,他不惜化身為毒蛇,用血腥和罪惡成功潛伏在慶明帝的身邊。

他成瞭慶明帝手中最犀利的一把劍,別人不敢做的他去做,別人做不成的事,他不擇手段也為皇上做到。

他整整用瞭兩年,才終於贏得瞭慶明帝的信任。

他也在暗中使瞭一些絆子,讓皇上對雪裡香和步雨峰的實力產生懷疑,從而對他更加予以重任。

他一身罪惡而來,不惜沾滿鮮血,為的就是這一刻。

“告訴朕,你的真名叫什麼?”

“白沫笙!”

“白沫笙……白沫笙,光明大道有千萬條,你又為何偏偏選擇瞭一條死路?”

隨著這句話,白沫笙站著的地方忽然陷瞭下去,白沫笙立即飛身而出,又有一個大鐵籠從上面罩瞭下來,將他困在其中。

白沫笙抽出自己的隨身寶劍,拼命地揮向鐵籠,他手中這把削鐵如泥的寶劍,卻對這鐵籠無可奈何。

“別白費力氣瞭,這是純鐵打造的,如果沒有鑰匙,你休想走出。”

“我跟瞭你這麼久,卻不知道你這裡還有這機關?”

“防人之心不可無,朕雖然信任你,卻也不會事事都告訴你。如今看來,朕還是棋高一著。”

“哼!不要得意,你的手下都被我殺光瞭,你的野心也達不成瞭!”

慶明帝的臉陰沉著幾分,這確實是他的失算,多年經營,毀於一旦。

“我知道,這比殺瞭你還要讓你難受。空有一腔算計,卻苦於助力。你知道那麼多人為何都要與你作對,就是因為你這個皇帝當得太陰險、太狹隘!什麼明君,我呸!那不過是騙無知小兒的說辭罷瞭!”

“罵吧,不管你怎麼罵,都改不瞭你將會死在朕手下的事實。”

“你是什麼時候懷疑到我身上的?”

“朕自始至終都沒有懷疑你,就在剛才,肖吾跟朕說你背叛瞭朕,朕都不願意相信。”

“那你……?”

“朕誰也不相信,朕做這一切,不過是為瞭保護自己。你該知道,天下間有多少人希望朕死。可你認為,殺瞭朕,換一個人來做這大楊君主,他就能夠比朕做得更好?你父親的悲劇,就真的能夠避免?”

“……”白沫笙沉默瞭,這是他第一次用心思考皇上的用意,不帶著半點陰謀和防范。

如今已是階下囚,不需要再步步為營,算計著皇上每一個用意。

隻是,這樣的言論真的能夠為自己做的一切開脫?

“我不管是誰當皇帝,但你殺瞭我父兄是事實。身為白傢人,不為他們報仇,牲畜不如!”

“好一個牲畜不如!那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年被你殺掉的人?你一個人的傢庭破碎瞭,你讓千千萬萬個傢庭來為你陪葬。你自己就是一個劊子手,有什麼資格來教訓朕?”

“……”

“你和朕根本就是一樣的,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朕。朕可以說朕這樣做是為瞭大楊天下,你為瞭什麼?如果你像個英雄好漢一樣沖到朕的面前,一刀殺瞭朕,那麼即便朕死在你的手下,你都是條漢子。可現在,除瞭弄臟你的雙手,無顏愧對你清如水明如鏡的父親之外,朕想不到你做的事還有何意義?”

白沫笙開始動搖,說到底,他最無法釋懷的也就是無顏愧對自己的父親。那個愛民如子絕不肯冤枉一位百姓的忠正之臣。可他卻親手結果瞭許多人的性命,隻怕他死瞭,都無顏去見自己的父親。

“……或許你說得對,我這麼做確實愚蠢。但我這麼做,卻可以阻止你的陰謀,其他人不知道我做瞭什麼,也不需要知道。我自己卻知道,我做的事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至少江湖,因為我白沫笙,不會淪為你的附庸!”

“你以為你這樣說,就可以讓你的死變得偉大?”

“動手吧!我白沫笙要是會皺一下眉頭,那就是你生的!”

“朕可生不出你這麼大、又不忠不孝的兒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誰!”

“抱歉抱歉,因為你們倆的對話太有趣瞭,我實在忍不住便笑瞭。皇上,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還請你原諒我的不敬之罪。”

“謝小跡!”皇上一看到來人,臉上一陣驚駭。“大膽!謝小跡,你竟然敢擅闖禁宮!”

“皇上這可就錯怪謝小跡瞭,我這麼急匆匆地趕來,可是為瞭皇上你啊——”

“為瞭朕?”他以為這樣的話他也會信。

但謝小跡的出現確實是慶明帝沒有想到的,他原本以為這件事他們隻敢躲在背後,不敢真的抬到明面上。讓他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不但做瞭,而且謝小跡還來到瞭他的面前。

因為與自己計算的完全不同,以至於慶明帝在看到謝小跡出現的時候,心裡閃過一抹驚慌。總有自己的秘密被拆穿,即將昭告天下的錯覺。

“最近江湖上發生瞭一連串的大事,就說這最近半個月,有二十多位來歷不清的江湖高手死在同一把快劍之下。這些人來自不同的門派,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關系,那個人為什麼要殺他們?江湖人都知道我謝小跡喜歡多管閑事,這麼一樁案子引起瞭我的註意,我一路追查,直到昨天才找到瞭兇手的蹤跡。可皇上猜猜,我發現瞭什麼?”

“謝小跡,你這是在跟朕賣關子嗎?”不用說慶明帝也知道謝小跡即將出口的是什麼,他往後退瞭兩步,不動聲色。

卻在他踏出第三步時,謝小跡的身形一閃,擋在瞭他的身後。以一種極親密的姿勢擋住瞭慶明帝的動作,不讓他再退後一步。

“皇上,這個地方機關重重太過危險,你還是不要亂走的好。如果皇上出瞭點什麼事,那謝小跡可無法向滿朝文武交代。”

“謝小跡你!”慶明帝大怒,這種被別人處處搶占先機的感覺,不要太差!

“皇上不要動怒,謝小跡的話還沒有說完呢。”

“你有話快說!”慶明帝雖然知道謝小跡不敢對他做出什麼,但無疑謝小跡已經知道瞭他做的事。手握他的把柄,又如何能讓他安全離開這裡。

而且,慶明帝不敢保證,謝小跡之後是否還會有什麼人來探究這件事的真相。

“我一路追隨他而來,卻發現他混進瞭禁宮。我擔心他對皇上不利,便暗中尾隨著他來到瞭這裡,希望能在皇上有危險時出手助皇上一臂之力。皇上神勇,我還沒有什麼動作,皇上自己就拿住瞭兇徒,謝小跡的存在反而多餘瞭。”

“原來你闖禁宮是為瞭保護朕,朕錯怪你瞭,謝大俠,可不要跟朕介意。”

“豈敢,隻要皇上不誤會謝小跡,那就是謝小跡之福瞭。”

“如今朕已經沒事瞭,就不勞謝大俠為朕分憂瞭,今日朕有事在身,他日再用好酒來答謝謝大俠。”

“謝小跡可以走,但皇上,有些事我必須先告訴你。因為待謝小跡走出這大殿,那麼就晚瞭。”

“什麼事?”

“白沫笙已經將皇上這些年讓他殺的人全部記錄在一塊紅綢上,並交給瞭他幾位心腹之下。就在昨天傍晚,那幾個人各自騎上瞭一匹快馬,離開瞭臨陽城,並往不同的方向去瞭——”

“混賬!”慶明帝怒而指向鐵籠中的白沫笙。

“哈哈哈哈!皇上,你想不到我也會給自己留一手吧!”

“皇上你看到瞭,這並不是謝小跡在胡言亂語,白沫笙可能早就猜到他無法活著回去,臨死之前也要給皇上找一些不痛快。我雖然有心幫助皇上解決掉那幾個人,但那幾個人動作太快,又分往不同的方向,謝小跡也是有心無力。”

“謝小跡,你以為你這樣說就能讓朕不殺你?”

“皇上要殺我?”謝小跡一臉吃驚,“謝小跡可與皇上沒有任何利益瓜葛,殺我做什麼?就算我死瞭,皇上的秘密還是會被昭告天下。那些人的嘴可沒有謝小跡嚴實,皇上與其想著取我的性命,還不如想想怎麼讓那些人閉嘴?又或許,皇上可以想辦法將所有的事都撇幹凈,嗯,這一點似乎比前者更容易。”

“什麼意思?”

“皇上聖明,許多事不需要謝小跡多說,你自然會明白。好瞭!謝小跡在這裡太礙皇上的眼瞭,謝某告辭!”

謝小跡說著一拱手就要離去,慶明帝趕緊道歉。

“謝大俠,朕可不記得你是一個開不起玩笑的人。你好不容易才來朕這裡一趟,這麼快就走幹什麼?多留片刻,朕一定拿宮中最好的酒來招待我們的謝大俠。”

“我說皇上,你可真是聰明,知道我謝小跡生平最受不瞭兩項誘惑。一個是好酒,一個是美人。既然你說這裡有好酒,那你就算趕我走,我也不走瞭。”

慶明帝眼中暗惱,此時卻也隻得賠笑。

而另一邊,路曼聲站在城樓上,望著這陰雲詭譎的臨陽城,不知道何時才能重見光亮。

所有的一切,在今日便能見分曉。

謝小跡進宮已有半日,卻還不見他出宮,路曼聲擔心這之中會生出變故。溫書和汪大小姐都讓她放寬心,謝小跡親自去辦的事,還沒有辦不妥的。

這一局,皇上輸瞭。但皇上畢竟是皇上,即便被人折斷瞭虎牙,他仍然是那隻隨時便能要人命的百獸之王。

而在這段時間,金鐘樓親自送向左和羽靈公主離開瞭臨陽城。從此青山綠水,天高地廣,就不要在這天子腳下瞭。

羽靈公主在今日後,便是一個死人。他們兩個人,隻是一對平凡的婦人,從此相依相伴,再不摻合進朝政之中。

或許不久,這世上便會多出一對平凡的小夫婦。妻子溫柔持傢,丈夫替人看病,兩人相攜白頭,不用理會朝堂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

路曼聲站在城樓上,看著他們的馬車走遠。直到馬車完全消失在她的視線,她才收回遙望的目光。

溫書看到這一幕不禁感慨,其實許多時候,她也想拋下這一切,和六哥遠走天涯,過普通人的生活。

她寧願和金鐘樓做這世上最普通的一雙,也不想在這風起雲湧的臨陽城、看遍人間百態。

隻是她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也無法在這個時候抽身離去。即便在這飄搖之地,有無盡的煩惱和猜忌,她還是要固守著這裡,為她在乎的人求得一世平安。

傍晚的時候,謝小跡回來瞭。而在他回來不久,皇上親自接出瞭宮旬,待他為上賓,為大堯所有使者接風,並為這麼長時間對他們的誤解感到抱歉。

為瞭表現自己的誠意,慶明帝開放瞭五個通商口岸,專門負責與大堯的貿易往來。

而他,也與宮旬結為好友,大堯和大楊永結秦晉之好。

至於先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堯公主刺殺大楊皇帝一案,已經調查清楚瞭。都是江湖上一血腥幫派在暗中主使,羽靈公主也是被他們所害,在失去心智的情況下才對皇上出手。

也幸好在謝小跡的相助下,他們才查清楚瞭此案,並且大楊和大堯不用兵戎相見。

並且,謝小跡和西門若寒等人一舉粉碎瞭血水宮,鏟除瞭這一邪惡勢力,也救瞭皇上的性命。

皇上為瞭表達對江湖人士的感激,也為瞭向江湖人士表明他對武林並無企圖之心,與江湖訂立瞭友好盟約。盟約過後,江湖人繼續過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用擔心淪為朝廷的鷹犬。那麼就不會每日有人惦記著皇上的性命,那些為瞭武林同道三天兩頭來刺殺皇上的江湖客,也可以消停消停瞭。

不管是尋常百姓還是江湖中人,都是大楊的子民。大楊有需要,他們都是大楊的一份力量。

一年後的邊境之危,正是這些江湖人,才幫慶明帝保住瞭城池,讓邊境百姓免受敵軍鐵蹄。

直到那時,慶明帝才真正改變對江湖人的看法。(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