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章,信

作者:梅花糕兒 字數:2105

劉伯溫忠於朱元璋,忠臣於大明王朝,對於鄭和以及姚廣孝,這兩個損害國傢利益的蛀蟲,早就想除之而後快。

然而,因為對朱元璋的承諾,也為瞭自己所效忠的這個王朝,能夠存在的更加長遠,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對付這兩人。

因為比起一次性破壞天底下所有武者的根基,除掉鄭和以及姚廣孝這兩個蛀蟲,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瞭。

大熊山,是大明王朝內,最後一條龍脈。

隻要將之損壞,天地間的靈氣,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少。

用不瞭兩百年光陰,那些高來高去的武林人士,將不復存在。

到時候,這世間就算再出現一個,天賦能夠和劉伯溫比肩的人,修為也最多止步於後天圓滿。

而後天圓滿,雖也能力敵百人,但終究成不瞭氣候。

不說隨意進出紫禁城,就算是出入普通的縣衙,也可能被人發現。

到瞭那時候,朝廷對整個天下的統治力,將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微微壓住心中的激動,劉伯溫右腳在地上輕輕一點,整個人便騰空而起,進入瞭一個隱蔽處的山洞之中。

這個山洞,在山崖邊上,尋常人根本發現不瞭。躲入山洞內修煉,被人打擾的概率,無限趨近於零。

對山洞做瞭一番仔細的檢查,又搬來一塊巨石,堵住洞口,劉伯溫這才徹底放下心來,盤膝而坐,開始嘗試著將體內的真元,轉化成法力。

“呼~吸~”

劉伯溫寧心靜氣,體內真元急速流轉,與此同時,盤亙於腦海中的精神力,也被完全釋放出來。

東方的調息打坐、西方的冥想,本質上,都是在調動精神力溝通大自然,從而與大自然中的各種元素產生共鳴,再將這些天地元素,吸收入身體之中的過程。

隻要有瞭修煉的功法,有一個名師在旁邊指導,這個過程,算不上困難。

劉伯溫雖然沒有名師指導,但他本身天賦異稟,隻是簡單嘗試瞭幾次,便順利的溝通到瞭,漂浮在天地間的各種元素。

又花費瞭一些時間,那凝如實質,可以轉化成各種形態的內力,就被轉化成瞭法力。

有瞭第一次的成功,往後的轉化,就顯得容易瞭許多。

耗費瞭五六個晝夜,劉伯溫終於把九成的真元,全部轉化成瞭法力。

“差不多應該夠瞭!”

感受著身體內流動的全新力量,劉伯溫緩緩睜開瞭眼睛,從石頭上站瞭起來。

此時時間正值半夜,趁著這夜深人靜的功夫,劉伯溫一把推開瞭堵在洞口的石塊,迅速走瞭出去。

五六天的時間,插入泥土中的桃木樁,已經和這片山脈,融合在瞭一起,不分彼此。

這一效果,正是劉伯溫所期望的。

照著書中的記載,劉伯溫如同之前那般,圍繞著大熊山,走瞭一圈。

一邊走,一邊調動體內的法力。

一抹銀灰色的光華,在他的指尖閃耀,隨著他的走動。

存在於指尖的光華,漸漸沒入桃木樁之中。

待他走完一圈後,光華徹底消失。

“耗盡瞭一身法力,總算把桃木封龍樁激發。

接下去的一個月,隻要沒人破壞我的陣法,這大熊山龍脈,就算徹底毀瞭。”

劉伯溫的臉上盡顯疲憊,但他的內心,卻是十分愉悅的。

謀劃至今,整整一百五年。

眼看著計劃就要成功,他怎能不激動?

……

……

明長城,山海關。

日夜兼程,一連趕瞭三天的路。

即便是凝真境界的強者,也是滿臉的風霜。

四位凝真境界的老怪物,臉上都顯出瞭一絲疲態,反倒是境界最低的武秋生,依然怡然自若,似乎被沒有因為連日的趕路,而產生任何不良的影響。

“年輕真好啊!”年紀最大的圓通和尚,發出瞭一聲感慨。

“是啊,年輕真好!”一向冷漠的張無忌,難得的附和瞭一句。

看著武秋生,他仿佛看到瞭年輕時候的自己,思緒也伴隨著回憶,回到瞭年輕時代。

不同於圓通和張無忌的悠閑,鄭和以及姚廣孝二人,並沒有因為到達埋伏地點,而松懈下來。

在到達山海關的第一時間,他們就找來瞭此地的守將,讓這守將,帶著他們,前去查看紅衣大炮、擺放的位置。

這一查看,又是半日時間。

兩人剛剛忙完,突然聽到遠處傳來瞭急促的馬蹄聲。

兩人抬眼望去,但見馬上之人,身穿飛魚服,腰間系著一條絲帶,絲帶後綁著一根小黃旗,正是八百裡加急的標志。

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得是驛站,一般每隔20裡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註明“馬上飛遞”的字樣,就必須按規定以每天300裡的速度傳遞。如果遇到緊急情況,傳送的速度可達到每天400裡、600裡、最快達到800裡。

所以,所謂的八百裡加急,就相當於現如今的特急件。

400裡、600裡、800裡,送不同級別的文件,所用的馬匹也不同。

在這當中不換馬,每到一站換一次,人的吃喝全在馬上,當級別達到八百裡的時候,基本上是跑死馬的結果,往往將消息送到目的地以後,送信人本身如果體質差一些的話,也會因為勞累過度而亡。因此,非到萬不得已(邊關告急、大規模的聚眾造反)不會用八百裡加急送信。

“老祖宗,我們收到急件,需要向您稟告!”還沒落馬,馬上之人便扯開嗓子大喊。

鄭和聽到這稱呼,不由再看瞭對方一眼,發現這人居然是東廠錦衣衛千戶,心裡立刻咯噔瞭一下,生出一種不妙的感覺。

到瞭千戶這個級別,手下能人無數,根本就不用他們親自送信。

如今,這千戶居然親自前來,可見這信上的內容,非同小可。

而那千戶又說,有急事向自己稟告。

如今對鄭和來說,能稱得上急事的,唯有劉伯溫的下落。

“莫非劉伯溫那出瞭什麼變故?”

鄭和的心臟猛地一顫,和姚廣孝對視瞭一眼,立刻從城墻上一躍而下,來到瞭那錦衣衛千戶的身邊。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