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章,最後的努力

作者:梅花糕兒 字數:2084

“什麼急件,竟然要動用錦衣衛千戶親自押送,快快與我道來。”因為著急,鄭和人還沒落地,便動用瞭傳音入密之法,開口喝問。

錦衣衛千戶看瞭一眼鄭和,以及同樣從城墻上躍下的姚廣孝,察覺到老祖宗並沒有避著對方的打算,利落的翻下瞭馬背,將懷中的信件交到瞭鄭和手中。

趁著鄭和撕開信件閱讀的功夫,這錦衣衛千戶,簡單的復述瞭一下信件中的內容。

信中所寫的內容十分簡單,說的是劉伯溫突然拋下瞭他的八個轎夫,獨自離開,足足消失瞭三五日,都沒有出現的事情。

本來,這並不算什麼大事,畢竟劉伯溫和他的八個轎夫,並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一起的,之前也有分開的先例。

但此時此刻,正值鄭和對付劉伯溫的關鍵時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關註,一件小事,也會被無限放大。

曹少欽在收到信件後,不敢有絲毫怠慢,忙吩咐自己的心腹——錦衣衛千戶,前往山海關送信。

後世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在這個通信極度不發達的年代,卻差點讓人跑斷瞭腿。

即便錦衣衛千戶武功高強,日夜兼程的趕路,一路上跑死瞭三匹馬,但在他將信件送達之時,距離信上落款所留下的時間,也已經過瞭足足半個月。

“劉伯溫的突然消失,是否是因為我們安排在他身邊的人,露出瞭馬腳?又或者他在施展什麼計策?”鄭和一邊在心中思忖,一邊詢問這個錦衣衛千戶:“得到消息後,曹少欽可有派人搜查那人的下落。”

錦衣衛千戶恭敬答道:“那是自然,督主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把能派出去的人手,都派出去瞭。

特別在無錫龍山,湖南大熊山兩處,各自分派出去瞭不下千人。

隻是那鐵膽神侯朱無視,似乎不願意讓我們的人,過於順利的找到那人的下落,屢次三番阻撓我東廠行事,所以……”

鄭和也知道,這千戶是在惡意抹黑朱無視,不過他卻沒有拆穿對方,而是冷哼道:“朱無視?他蹦躂不瞭多久瞭,隻要劉伯溫一死,到時候將他搓圓捏扁,都是由你們。”

“多謝老祖宗!”得到瞭鄭和的保證,錦衣衛千戶不由心中大喜,就連彌漫在臉上,那濃濃的疲憊之色,也因為這句話,散去瞭幾分。

在一旁聆聽消息的姚廣孝,眼見錦衣衛千戶說著說著,又把事情往政治鬥爭上引導,便沒瞭繼續聽下去的打算,開始分析起瞭劉伯溫這次消失的各種可能性。

作為靖難之役的第一功臣,黑衣宰相姚廣孝的智謀,可非同一般,即便手中線索相當有限,卻並不妨礙他,推測出劉伯溫的意圖。

微微思考瞭片刻,他的心中就有瞭計較,同鄭和打瞭個招呼,便一個縱身,重新回到瞭城墻之上。

此處是邊關重鎮,城墻上站著無數士兵,姚廣孝隨意指派瞭其中一個,吩咐這名士兵,去尋張無忌、圓通二人,共同議大事。

這名士兵身手靈活,人也機靈,不多時就把圓通、張無忌,都找瞭過來。

揮瞭揮手,喝退瞭士兵,姚廣孝道:“張教主,圓通大師,我們這次怕是中瞭那劉伯溫的調虎離山之計。”

“調虎離山?不知姚大人的意思是?”圓通和尚皺著眉頭問道。

姚廣孝長長一嘆,道:“我們想要在此處守株待兔,怕是不可能瞭。劉伯溫放出的那三個地點,怕都隻是幌子。

此時此刻,他或許已經在破壞第九條龍脈瞭!”

“什麼?”張無忌聞言大驚。

他從小受太師傅大恩,當年他中瞭玄冥神掌,如果不是張三豐損耗自身內力,為他祛除體內寒氣,他根本沒機會活下來。

後來,如果不是張三豐耳提面命,不斷提點他,他也沒可能從開竅之境,突破到凝真境界。

可以說,沒有張三豐,就沒有今天的張無忌。

救命之恩大於天,在再上張無忌和武當,本來就有一份香火之情,他這才會主動坐鎮武當。

後來,聽說劉伯溫斷天梯,他甚至放下瞭心中的芥蒂,不惜跟屢次三番算計於自己的朱元璋後代合作。

其目的,就是為瞭保住太師傅創下的基業,並看著它長遠的傳承下去。

可沒想到,合作來合作去,卻依然沒有阻止劉伯溫斬龍脈,這讓他怎麼不怒?

和張無忌一樣,少林圓通大師之所以和劉伯溫作對,也是因為不想看著龍脈被斷,不希望自己的門派走向沒落。

歷史上,出現過無數驚艷才絕的人物,也出現過無數強大的門派。

但這些門派,都沒有少林長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些門派,後繼無人,自祖師爺後,便不再有凝真。

龍脈一斷,凝真不存,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連先天高手,都將不復存在。

這樣的門派,如果遇到一支強軍,就隻有被碾壓的份。

沒瞭凝真,這世上就再也沒有超然的門派。

圓通青燈古佛多年,心境早就到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程度,但在聽到這事關少林存亡的大事時,古井無波的內心,也不由驚起瞭波瀾:“姚先生此言可屬實,你們是否查到劉伯溫現在位於何處?

眼下,我們尚未感覺到天地靈氣的潰散,若能及時阻止劉伯溫那廝的行為,則還能補救的機會。”

姚廣孝搖頭道:“我若是知道,就不會是剛剛那番做派,而是直接通知兩位,前去那個地點殺敵瞭。

不過我雖然不能肯定,卻也有三四成把握,猜到那劉伯溫的去處。

正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兵法之道,便是如此。”

張無忌插話道:“三四成的把握已經不小瞭,若是姚先生覺得可行,張某願意隨你前去一試。”

圓通接話道:“貧僧也願意一試!”

姚廣孝一拍桌子,下瞭決定:“好,如此我們便做最後搏一搏,我去通知三寶,兩位叫上武小友。

一刻鐘後,我們就出發前往大熊山,尋找劉伯溫,做最後的努力。”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