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並沒有立刻回答李教授的問題,而是頗為猶豫的,看瞭澹臺滅明的分身一眼。
聖院中的學習氛圍,固然是這天下一等一的,但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加入聖院的。
想要成為聖院弟子,在聖院中就讀,或者工作,資質悟性是一方面,遵守聖院的規矩,則是另一方面。
你處在聖院中的哪一個級別,就隻有權限知道那個級別的資料。
李教授雖然已經到瞭長生第二境,論修為,遠強於此時的王陽明,但他的潛力已經耗盡,終其一生,都不太可能有太大的進步。
比起王陽明這個潛力十足,甚至連澹臺滅明都坦言,以後要讓出一頭之地的人來,他的權限,無疑要小許多。
故而,有些事情王陽明可以知道,他卻沒有資格知道。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顧忌聖院的規矩,比如說澹臺滅明這種大儒,就有資格透露其中一部分,不是那麼核心的消息。
王陽明看向澹臺滅明的分身,目的就是為征求對方的意見。
澹臺滅明人老成精,自是知道王陽明在顧慮什麼,當即微微一笑道:“其實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李教授在我聖院中層職教多年,替我聖院培養出瞭無數優秀的弟子,這些資料雖然隱秘,不過告訴他倒也無妨。”
“是!”有瞭澹臺滅明這句話,王陽明便沒瞭顧忌,當即道,“李教授你有所不知,長生境界之前,並不是隻能開辟三百六十五個竅穴。
眾所周知,我們儒道一脈,將開竅這一關卡,細分成瞭無數個小境界。
比如開辟十二個竅穴,稱為十二重樓。
往後還有二十四橋明月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三百六十大周天等等。
一般來說,在開竅境界,一次性開辟三百六十個竅穴,其天賦資質,即便在我聖院中,也能稱得上拔尖,隻要運氣不差,就會被大儒收為弟子。
而如果一次性開辟大周天加上五行之數,就算是最為頂尖的天才,如果運氣足夠好,甚至能驚動亞聖,被收為記名弟子。
我說的這些,李教授想必是知道的。
不過我接下來說的,李教授一定不知道。
我們這些人被大儒、或者亞聖收為弟子之後,獲得的第一次教導,就是被傳授一門功法,功法講的,主要是如何找到身體中更多的竅穴。
地基打的最紮實,房子的高度上限,就越高。
傳說中孔聖在開竅這個境界時,就開辟出瞭一元之數,即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
正因為孔聖人替自己打下瞭如此雄厚的根基,他老人傢日後的進階之路,才會一帆風順。
還在蛻凡境界,就能越大境界,誅殺長生境強者。
成為聖元大陸百萬年來,戰力最強,成聖速度最快的人。”
“一元之數,孔聖居然開辟瞭如此多的竅穴,他老人傢的決心和毅力,絕非我這樣庸庸碌碌的後人能比。我們後人怕是隻有望洋興嘆,徒呼奈何的份瞭!”
李教授聽罷,長長一嘆,神色稍顯落寞,良久突然轉頭對王陽明道,“對瞭陽明,我記得你在三年前,突破瞭開竅,達到瞭神變這一境界,不知以你的天賦,總共開瞭多少個竅穴?”
王陽明抿瞭抿嘴,稍稍猶豫瞭一下,最終還是沒有隱瞞李教授,直言不諱道:“晚生愚鈍,在十二歲那年,才進入先天。
積累瞭三年,在十五歲,第一次進入開竅境界時,一下子開辟瞭三百六十個竅穴。
在開竅這個境界,我足足停留瞭十二年,二十七歲時,才進入神變境界。
當年孔夫子,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都隻用瞭十個年頭,而我足足用瞭十二年,這才勉強追平瞭孔夫子他老人傢,開辟瞭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
“什……什麼,你你你……”
王陽明本身,並沒有裝逼的意思,但他這番話,在其他人聽來,就是在裝逼。
前面半句還好,畢竟李教授早就知道,有關王陽明的光輝事跡。
但這後半句一出來,就連李教授也有些扛不住瞭。
王陽明和孔聖人一樣,開辟瞭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突然聽到一個這麼勁爆的消息,李教授心臟不由一陣狂跳,即便以他今時今日的修為境界,還是沒能壓抑住內心的情感,張大瞭嘴巴,聲音顫抖,嘴裡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陽明所開辟的竅穴數目,乃是聖院絕密,此時絕不可對外人言。”李教授心神顫動間,澹臺滅明突然發出瞭警告。
“是,大儒,晚生保證,一定會把這個消息,爛在肚子裡。”李教授也知道,此事事關重大,甚至可能影響儒傢的未來,當即拍著胸脯,對澹臺滅明做瞭保證。
“嗯~”澹臺滅明聞言,點瞭點頭,卻又有些不放心,想瞭想最後動用瞭大儒的力量,對李教授進行封口。
儒傢的封口,是一種十分奇特的法術。
中瞭這種法術,一般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唯一的影響是,中瞭法術的人,無法用任何方式,泄露施法者想要保密的事情。
一旦動瞭強行泄露的念頭,那麼在中瞭術法那人,泄露秘密的前一刻,就會暈厥、昏迷,情節嚴重的,甚至魂飛魄散都有可能。
李教授心神震動,而澹臺滅明正集中精力,給李教授下著封口術,唯有王陽明,依舊在註視著武秋生。
此時此刻,距離武秋生一次性開辟全身上下,三百六十五個竅穴,已經又過去瞭一炷香的時間。
武秋生的體內,又有成百上千個竅穴,被一一開辟。
之所以速度這麼快,倒不是因為武秋生越來越熟練。
而是因為,身上能夠儲存靈氣的竅穴,以那三百六十五個為最。
這三百六十五個竅穴,能夠存儲的靈氣數量,最為龐大。
如果說這三百六十五個竅穴,每一個竅穴的靈氣儲量是一萬的話,其餘那些小竅穴,差不多隻有一到十不等。
也就是說,幾千個小竅穴,才抵得上一個大竅穴。
這才是武秋生,用瞭同樣的時間,卻開辟出更多竅穴的原因。
一分鐘、兩分鐘、轉眼又是半炷香的時間過去。
此時,澹臺滅明,已經施展完瞭封口咒。
當他準備在和王陽明說說話,最後交待一些事情時,突然發現,王陽明臉上的表情,居然和之前的李教授,幾乎一模一樣。
“到底發生瞭什麼?”澹臺滅明下意識的,朝著武秋生看去。
再在他精神力感知中,無數個代表著周身竅穴的小點,不斷在武秋生周身閃爍。
這些個小點,就如同那漫天的星辰一般,一時之間,竟是難以計數。
即便是澹臺滅明,也足足花瞭零點零幾秒的時間,才將之統計出來。
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武秋生身上的竅穴數量,竟是不亞於王陽明,不亞於開竅境界的孔夫子。
而且,一元的數量還不是罪重要的,更為恐怖的是,王陽明開辟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用瞭十二年,孔夫子用瞭十年,而武秋生隻用瞭不到三炷香的時間。
“他他他……”此時此刻,李教授也回過瞭神,不過當他看向武秋生時,又是陷入瞭驚駭莫名的神情之中。
澹臺滅明,看著盤坐的武秋生,心中先是泛起瞭一抹苦澀,很快苦澀便退去,變成瞭欣喜。
隻有王陽明,他雖然驚訝,但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露出羨慕、嫉妒的神色,有的隻是發自內心的替朋友開心。
……
……
王陽明、李教授、澹臺滅明,這三個人的境界,都不是此時的武秋生能夠比擬,故而武秋生並沒有發覺,三人的探查。
此時此刻,他剛剛完成瞭竅穴的開辟,停止瞭無休止吸收天地靈氣的行為。
環繞在豐平縣上空的靈氣漩渦,因為他的這一行動,很快便重新散瞭開去。
“還是不行啊,雖然我的國術修為,又有瞭長足的進步,但是距離見神不壞,還有一段不斷的路要走。
如今,我隻是開辟瞭全身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想要把功夫練入竅,打開體內生命之門,任重而道遠。”
武秋生長長一嘆,從修煉中走瞭出來。
從俠客島回來之後的六年,武秋生除瞭不斷完善自己的功法外,還花瞭大量精力,去研究國術的最高境界。
正所謂一法通百法通,條條大路通羅馬。
內功一道上的進步,讓他觸類旁通,在國術上,也有瞭不小的進步。
當然,進步雖然是一件好事,但進步的過程,卻不一定是好的。
就比如商鞅變法,雖然讓秦國變得更加強大,但變法的過程,卻充滿瞭坎坷。
最後變法成功瞭,秦國變強瞭,但始作俑者商鞅,卻落得一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武秋生的進步,同樣充滿瞭坎坷。
回到梅莊後的前三年半,初時還好,武秋生隻是散去瞭一身內力。
但半年後,因為國術上的突破,他的日子,便越來越淒慘起來。
當時他無論是身體,還是手腳,都無法動彈。
江湖名醫平一指,對他的診斷是五德離體。
醫學中的五德,並不是儒傢所說的溫、良、恭、儉、讓五種德性,而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五德離體,就是天人五衰,任何靈丹妙藥,都無法治愈的意思,換句話說,平一指給出的診斷是,武秋生死定瞭。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後,練霓裳哭瞭許久,整天抱著武秋生不肯松手。
事實上,殺人名醫平一指,做出這樣的判斷,也是有道理的。
武秋在突破的過程中,形容枯槁,身上原本比女子還要白皙的皮膚,在那段時間裡,變成瞭鶴發雞皮,不僅如此,他的骨骼、器官,無時無刻不再衰竭,就連身上的氣息,也是若有若無。
所有的檢查結果都表明,這是一個馬上要咽氣的病人,隻要他一口氣沒喘上來,就會去見上帝。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被平一指斷定必死的人,卻活生生的,挺過瞭三年。
不但如此,在三年之後,他的身體,還發生瞭巨大的轉機。
三年前,他身上原本早就幹枯瞭的皮膚,逐漸脫落,重新變得細膩光滑,甚至比三年之前還要好,就算用放大鏡放大瞭看,也絕對找不出一絲一毫的瑕疵。
而他那頭脫落的頭發,也在三年後,重新長瞭出來。
更為神奇的是,武秋生早就過瞭換牙的年紀,但他那一嘴松動的牙齒,卻再次被新牙代替。
這口牙齒,不多不少,剛好四十顆。
根據佛經記載,佛陀有三十二相,具體為一足下安平如奩底,二足下千輻輪相,三手足指長勝餘人,四手足柔軟勝餘身分,五手足指合縵網勝餘人,六足跟具足滿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稱,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纖好,九立手摩膝,十陰藏相如馬王,十一身縱廣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軟,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軟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膚薄細滑不受塵水不停蚊蚋,十七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滿,十八兩腋下滿,十九身上如師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圓好,二十二四十齒具足,二十三齒白凈齊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頰車如師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發際,二十八梵音深遠如伽陵頻伽聲,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如兜羅綿,三十二頂肉髻成。
武秋生的牙齒,整整齊齊不多不少,剛好四十顆,正符合三十二相中的第二十二相“四十齒相”,跟傳說中的萬佛之祖,一模一樣。
修煉本就是逆天而行,化勁到抱丹,已經是十不存一,抱丹到見神不壞,其中兇險,更是要比突破抱丹大十倍不止。
幸虧武秋生的底子強,否則換一個其他人,還真的沒辦法順利度過,上天降下來的劫難,然後破而後立,跨出從抱丹到見神不壞,最為至關重要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