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後,就是許根生傢,說起許根生也是少年喪父喪母,靠叔伯接濟著長大,討瞭個媳婦生瞭兩個娃,日子不平不淡的,雖不至於餓死,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就這,還是多虧瞭丈人傢時不時地拉拔。
最後的更靠近大孤山的也就是方傢瞭。
清清靜靜的地方,就三傢人,是非少,但住著其實也瘆得慌。
如今方春枝在老許傢做工,她手腳麻利,又腳踏實地的認真做活,見天都能舂十來斤山椒粉,得天就能往傢拿幾十個大子回來,是以方大槐一傢都很高興。
白日裡,方春枝去做工,方大槐就帶著兩個小兒子開墾屋後的荒地,一塊一畝的荒地,實在難開,閑來無事忙活,也已經開瞭兩個月瞭,還沒開出一半來呢。
那也沒辦法,他們傢就兩畝地,不開荒地,也沒那銀錢去買。
而方大槐的媳婦餘氏就在傢裡裡裡外外的忙活,拾掇菜園子,喂雞這些,順帶還要看顧著癱瞭不能動的方老漢。
老鐘氏一路走過前頭兩傢,還沒到方傢,就看到瞭蹲在院裡菜園子裡頭拔草的餘氏。
餘氏埋頭苦幹,耳裡聽不著其他的動靜,倒是前頭袁婆子和許根生的婆娘張氏見村長婆子來瞭,後頭還跟著這麼多人,怕有啥事,都趕緊往方傢來。
袁婆子上瞭年紀,但腿腳利索,麻溜的的就攆上瞭老鐘氏到瞭前頭來,她一看老鐘氏臂彎裡掛著的籃子,臉上又是笑瞇瞇的樣,頓時就是心中一動。
上次她的同村老姐妹老張氏來找她嘮嗑,雖沒明說,但她又不傻,當時就聽出味兒來瞭,可這麼多天沒有響動,她隻當土坡上老許傢隻是打聽相看而已,說不得沒有相中,所以沒有回響。
但這一大早的,村長婆子老鐘氏提著東西直奔方大槐傢,這村裡能請的動村長婆子出馬的也沒有幾個。
袁婆子稍一想,就想到瞭事情關竅,當下心中就替春枝這女娃歡喜,見餘氏還埋頭拔草,沒聽得動靜,她趕緊沖院裡頭喊道:“餘傢的!快別忙活瞭,你鐘嬸子來瞭,還不趕緊請人進去坐好生招待!”
冷不丁被袁婆子這麼一喊,餘氏一個激靈,這才抬起頭來看,一眼先看到院子外頭黑壓壓的一大片人,登時就嚇瞭一跳,根本沒細聽袁婆子說瞭啥。
“這是幹啥啊?出啥事瞭?”她見外頭這麼多人好像都是孤山村的村人,下意識就以為出瞭啥瞭不得的事,大傢都往她傢來,其他人都在,就她傢春枝離瞭門,餘氏這般一想,登時急得往前來,“是不是我傢春枝出啥事瞭?”
“沒有沒有,春枝好著呢!”袁婆子趕緊道:“你鐘嬸子來瞭,餘傢的,別愣著瞭,趕緊請人進去坐啊!”
餘氏聽不是春枝有事,放下瞭心,這才看到一頭的老鐘氏,以及老鐘氏手裡提著的蓋著紅佈的籃子。
頓時,餘氏心裡就是一提。
她也不是個傻子,登時露瞭笑,請瞭老鐘氏往院裡頭去。
袁婆子也跟著進去,怕餘氏經不住事招待不周。
至於其他跟著來看熱鬧的村人,就站在院子外頭,沒有往裡頭去瞭,畢竟,這年頭,人傢沒請,也不好隨便往人傢傢裡去,這是基本的做人道德。
方傢院子還算寬敞,正房三間茅草屋,左右各兩間,都是方老漢還沒風癱之前和方大槐自個搭的。
餘氏將老鐘氏請進瞭堂屋坐,請袁婆子先陪著,便麻溜的去灶屋提瞭小灶上坐著的溫開水用幹凈的土碗倒瞭兩碗端出來。
又得瞭袁婆子提醒,趕緊往屋後去喊瞭方大槐回來。
等方大槐洗吧洗吧幹凈手,撣幹凈身上的泥,兩口子一起坐到老鐘氏對面,提著心望著老鐘氏。
老鐘氏喝瞭一口水,也不藏著掖著,她不是專業的媒婆,沒那麼多花花道道的話說不完的,直奔事兒來就是。
“大槐,餘傢的,我話不多說,就直接奔正事說吧!今日我來,是受人之托,你傢春枝勤快能幹,做事麻溜,在土坡上許傢做工已經不少日子,他們傢人瞧著你傢春枝很是不錯,所以想討瞭你傢春枝給他們傢大樹做媳婦,我今兒就是來做這個中人替他們傢提親的。”
雖說餘氏早就有所預料,心想老鐘氏提著蓋瞭紅佈的籃子來大差不差定是來提親的,她先前是腦子一團糊,想著她傢春枝翻瞭年十五瞭,可算等著有人上門提親,且對方托的不是媒人,卻是托瞭老鐘氏來,她還在想到底是哪傢會請瞭村長婆子來保媒呢。
這冷不丁聽老鐘氏這一番話說下來,餘氏隻覺得腦子嗡嗡作響,硬是覺得自己是不是聽差瞭。
方大槐也是一臉懵,完全反應不過來。
正主兩個一時間都沒人接話,還是袁婆子一看,當下笑呵呵道:“春枝是我從小瞧著長大的,是個勤快閨女,老許傢能相中春枝,是他們眼光好呀!”
方大槐兩口子被袁婆子這一插話,才回過神來,心裡自然是高興,土坡上老許傢,就說之前,那也是日子要比他們傢好過些的,且大樹這娃子他們也曉得,人才不錯,踏實。
再說如今,老許傢的日子多紅火呀十裡八村說起來,誰傢不羨慕?
他們傢居然相中瞭春枝,那可真是春枝的福氣啊!
餘氏一直就想自個閨女嫁的好,嫁個實在人傢,自個能過得幸福,不拖累娘傢,還能拉扯娘傢,幫幫兩個弟弟。
十裡八村的,那些個傢境殷實又不錯的人傢,她曉得的也都暗暗觀察過的,很難相得到男方人不錯傢裡也好相與的,更何況,她瞧著,人傢也不定相得中他她傢春枝。
雖說春枝是真的勤快做活麻溜,但同樣勤快的做事行的女娃多得很,有些傢境殷實的,也不一定就選她傢春枝。
她們傢太窮瞭啊。
餘氏本想著,春枝有勤快本分的名聲傳出去,能有人聽得名聲上門來提親,她不指望對方傢底多厚,隻要傢裡人口簡單,有田有地,吃得飽穿的暖還有餘糧不愁日子不好過就行,再好點的,婆傢日子好過還能幫幫娘傢兄弟就更好瞭。
她千想萬想,卻怎麼也沒想到這第一個上門提親的竟然就是土坡上老許傢!
這多麼叫餘氏心中歡喜若狂?
她很快在腦子裡過瞭一遍想說的話,壓下激動的情緒,張嘴道:“滿倉嬸子能相中我傢春枝,是春枝的福氣,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大樹那娃子我曉得,是個踏實的,人才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