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紅白喜事,李傢大鬧

作者:桑非白 字數:10091

季紅才十四歲,放在二十一世紀,還隻是個中學生,苗氏卻已在準備著給她說親。

季菀想到瞭自己。

其他方面周氏再是開明,在兒女終身大事上,是不會因為舍不得而耽誤的。

前段時間,母親便已經在她跟前提過一次。最遲十五,母親鐵定會給她說親。

一個門當戶對,品行良好的…陌生人。

想想季菀都覺得好可怕,卻沒辦法反駁或者制止。在開放的二十一世紀,大齡不婚族尚且遭人詬病,莫說封建保守的古代瞭。

這種憂慮,直到兩日後,她從母親口中得知趙茵已定親。

季菀震驚,“定瞭誰傢?”

“她嫂子許氏的一門遠親,姓嚴,就住在登縣周邊。早年嚴傢與許傢有些齟齬,便沒有瞭往來。”周氏與女兒說起原委,“正月初二,許氏回娘傢拜年,聽父母說起嚴傢二老相繼離世,傢中次子因守孝六年,以至年過二十還未娶妻,便想到阿茵如今婚事還沒有著落,就特意打聽瞭一下。嚴傢兄弟姐妹四人,長姐出嫁數年,長兄也已娶妻,還有個八歲的幼弟。傢有良田,日子雖算不得寬裕,倒也衣食無憂。”

“茵姐也同意瞭?”

“嗯。”

周氏道:“我瞧阿茵這幾個月來開朗不少,應是想開瞭。嚴傢人口簡單,又和許傢沾親帶故,也不算外人,阿茵嫁過去,想必不會受委屈。”

季菀沉默瞭會兒,又問:“婚期定在什麼時候?”

貧苦人傢都早成傢,二十歲還光棍的,算大齡剩男瞭。好容易出瞭孝,應該會趁早完婚。

果然…

周氏嘆瞭聲,“原本你宋姨想著至少得明年把阿茵嫁出去,可嚴傢三郎年紀大瞭,再等不得,便定在瞭九月大婚。”

趙茵今年才十四,還是個未成年啊。

季菀再次明媚的憂傷瞭。

萬惡的封建制度,坑爹的早婚早育。

過兩年輪到她…Ohmygod!她的青春才剛開始,不想那麼早步入婚姻殿堂,和一群婦人打擂臺蹉跎大好時光啊。

她鬱悶,但看到因順利定親而心情不錯的趙茵,她也隻能祝福小姐妹得遇良緣。

“對瞭茵姐,你二哥也要成親瞭吧?”

“七月十八。”趙茵臉上帶笑,“還有三個月呢。”

若非前頭兄長還未娶妻,怕是趙茵的婚事還得提前。

胡翠、季紅、趙茵…這還不算,隔日馮梅牽著小虎子過來串門,幾個小姐妹湊在一堆兒說話,季菀看眼在院子裡玩耍的兩個小傢夥,問道:“你二姐呢,怎麼沒過來?”

馮梅詫異道:“你不知道嗎?她下個月初就要出嫁瞭,天天被大伯娘拘在傢裡,不許出門。”

季菀愕然。

她怎麼給忘瞭,馮月比趙茵還大一歲,去年就已定親,今年自然是要出嫁的。

季菀再次鬱悶。

怎麼她的好姐妹,都趕上今年出嫁?

馮梅似乎也想到瞭這一茬,略顯惆悵道:“咱們村今年好些傢都有女兒出閣。我娘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傢的人瞭,是不能隨意回娘傢的,以後咱們見面的機會就少瞭。”

她看看季菀,更加憂傷道:“你們也快要搬去縣裡瞭,以後我連個說知心話的姐妹都沒有…”

“胡傢不是還有好幾個姐妹沒定親嗎,你還嫌寂寞啊?”季菀笑道:“再說翠姐嫁給我大哥瞭,不就跟你們做鄰居瞭嘛。”

“說得也是哦。”

馮梅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子,很快就忘記瞭這茬兒。

相親的日子很快就到瞭,季紅和兩個堂妹呆在後院,緊張得雙手緊握,臉兒也紅紅的。

鄭清走進來,笑道:“大姑娘,二姑娘,洪傢的人來瞭,管傢正引著去廚房,夫人讓你們過去。”

季紅一張臉完全燒著瞭,低著頭不說話。

季菀笑著過來拉她,“走,我們去看看。放心,就躲在偏廳,有簾子擋著,你適當的露個面就成,旁人不知道的。”

她給妹妹使瞭個眼色,兩姐妹連拖帶拉的把季紅拽去瞭前院。

周氏是當傢夫人,她想著反正傢裡吃米,不如就從洪傢買。若侄女兒和洪傢的婚事不成,好歹還有一筆買賣做,洪傢也不會覺得被下瞭臉。所以她讓洪傢少年到前廳,與他商議。

苗氏自然也在。

妯娌倆坐在堂屋,兩雙眼睛打量著洪傢兒郎。

“我原是南方人,就好吃大米,聽說你們傢做米鋪生意也好些年頭瞭,不知是否可以送貨?”

洪傢少年叫洪興,他也知道自己今天來的任務,沒想到還有額外的收獲,當即喜上眉梢。

“可以的,夫人要多少送多少。”

周氏含笑點頭,“過幾個月我們就要搬去登縣,如果你們方便的話,那就每月初十送貨,可好?”

“行。”

洪興滿臉笑容,“我回去後就告訴父親,日後必定準時送貨。”

苗氏坐在下方,不懂聲色的打量他。

洪興今年十八歲,算不上多俊朗,卻十分周正,五官柔和,看著就像個脾氣好的。跛腳並不是太嚴重,並不影響行走。又見他行止規矩,談吐大方,心中甚是滿意。

她瞧瞧瞥瞭眼隔簾後探出一張臉的女兒,隻見女兒雙頰泛紅,眼神帶羞,很明顯也是滿意的。

洪興似有所感,抬眼看過去。

季紅嚇瞭一跳,連忙放下瞭簾子,那含羞帶怯的清秀小臉,卻已被洪興盡收眼底。

父母給他相的人,必定是賢惠的好女子,他沒什麼可挑的。他也知道,自己身帶殘疾,誰人見瞭都嫌棄。要不然就是看在他傢裡條件還不錯,為著錢財而來。

這種人,是不會真心待他的。

他又是傢中獨子,若遇心術不正的人,恐二老懸心,傢宅不寧。

剛才躲在簾子後的,便是季傢大姑娘吧?他聽父母說瞭,季傢已分傢,這位季傢姑娘,是大房的,上面還有一個兄長季平,日後可能要參加武舉。

除此之外,季傢還和北地將士有生意往來。有這樣的人脈,季平以後必定入伍為軍官。

這麼好的人傢,其實是他高攀,更沒資格挑剔什麼。而且那位季姑娘,容貌清秀,眉目溫婉,瞧著便是個極好相處之人。最重要的是,她眼中沒有任何嫌棄之色。

他心下歡喜,眼裡便帶瞭一抹柔色。

周氏讓曾元送他出門,然後看向苗氏,“大嫂,我瞧著這孩子倒是不錯,敦厚實誠,你覺得呢?”

苗氏點點頭,“你大哥早私下裡打聽過瞭,品行良正,沒有不良嗜好,我看著也是個好孩子。”

“那就叫阿紅出來,問問吧。”

周氏笑著看向簾子後。

季紅背靠墻壁,臉紅如血,羞不自勝,根本不敢出去。季菀偷笑,掀開簾子對母親和大伯娘點點頭。

苗氏早看出女兒是滿意洪興的,這會兒不過是不好意思罷瞭。便笑著告辭,帶著女兒回傢後仔細問瞭一番,季紅羞答答的,低聲道:“爹娘做主便是。”

見此,苗氏便徹底放心瞭。當天晚上,便與季海合計瞭一番,很快就把這門婚事給定瞭下來。

至於吳傢那邊,先前本來也沒挑破,倒是沒什麼下不下臉面的。苗傢大嫂得知這個消息,倒是發瞭好大一通脾氣,自然少不得在背後說苗氏的壞話,苗氏就當不知,安安心心的籌備長子的婚事。

季平靠著季菀的關系入瞭將軍府學藝,這事兒很快就傳遍瞭全村,都誇胡翠好福氣,攀上這麼好的親事,說不準未來還能做官太太呢。

胡翠娘卻喜憂參半,“季傢現在還不顯,季平又是個實誠的孩子,你倆也算是青梅竹馬的情分,你嫁過去後他自會待你好。可瞧著季傢蒸蒸日上,三房這邊馬上要搬去縣裡瞭,季平又日日出入將軍府,以後隻怕大小也會是個軍官。他發達瞭,你固然跟著沾光,卻未必能獨享這份恩榮。”

有錢人傢三妻四妾實屬平常,更何況官老爺?

女兒是個農傢女,她就擔心未來姑爺發達後接觸的達官貴人多瞭,瞧不上女兒。

胡翠原是極滿意這門婚事的。

季平和她同村,自幼一起長大,知根知底,又彼此戀慕,季大叔夫妻倆也不是刻薄的長輩,她和季傢的幾個孩子關系也好,嫁過去後定能和和美美。

但經母親這麼一分析,她才從懵懂情愛裡抬起瞭頭,短暫的慌亂後,她鎮定道:“娘,阿平不是這樣的人。”

胡翠娘摸瞭摸女兒的頭,嘆息道:“傻孩子,人心易變,最是經不起誘惑。阿平現在是赤子之心,那是因為他和你一樣,都是山野鄉村裡一個窮小子。他現在對你好,固然真心,可以後呢?你沒發現阿平如今和以前有些不一樣瞭嗎?他認識的人多瞭,而且都是和咱們不一樣的人,他心心念念的是武舉上榜,光耀門楣。他會漸漸走向另一個圈子。而你,依舊還是農傢小戶裡的上不得臺面的姑娘。縱使他不嫌棄你,你要如何去跟那些婦太太們相處?”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當初跟季傢定親,胡翠父母都沒想過季平能大富大貴,都是鄉下老實人,一心想著女兒嫁得好人傢,一輩子平平順順,相夫教子便是最好。如今情勢不一樣瞭,夫妻倆都是憂大過喜。

胡翠怔怔看著母親,說不出一句反駁的話來。

“娘,我該怎麼辦?”

她眼神茫然又無助,希望母親幫她指點迷津。

胡翠娘心疼的握瞭握她的手,道:“好孩子,別怕,聽我說。你周姨是富貴人傢出來的千金小姐,見過世面,她教出來的孩子,也都識文斷字,氣度不凡。從明兒個起,你便多去她們傢走動走動,多學規矩,多識幾個字也是好的。”

周氏傢很快就要搬去縣裡瞭,若不趁她們還在村裡,多去請教,以後怕是就沒什麼機會瞭。

“嗯,好。”

季青是秀才,周氏也是才女,兩人的女兒自小受的教育自然和一般村野裡的孩子不一樣。季菀性子好,但凡和她關系好的少女,隻要願意,她都會耐心教她們學文習字。

胡翠就是其中之一。

隻是鄉下裡的孩子,半大點就要幫著傢裡做事,空閑時間實在有限,也學不瞭多少,頂多就是識得幾個字罷瞭。

有求於人,胡翠也沒藏著掖著,委婉的說明瞭來意。

“其實你也用不著這麼擔心,阿平現在還在學藝階段,今年是不可能考瞭,得三年後才能參加武舉。男主外女主內,本身就是各不相幹。而且阿平接觸的都是男人,平日裡無非就是練武吃酒,你還指望著他能與你吟詩弄月?”

周氏笑著安撫胡翠。

胡翠臉色微紅,“也不是…我想著,能多識幾個字,總是好的,也省得日後被人笑話,讓他也跟著臉面無光。”

季平不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哪怕日後發達瞭,就算一時膨脹,也會有父母約束。怎麼著,都做不出拋棄糟糠之妻的事兒。但胡翠和她母親的顧慮也並非沒有道理。

如果日後季平真的做瞭軍官老爺,作為傢眷,肯定少不得要和那些貴夫人打交道。若是因為懵懂無知為人奚落嘲諷,季平在外也抬不起頭來。

所謂夫榮妻貴,卻也是有所負擔的。

“女人們湊在一堆,無非就是聊聊傢常,比比脂粉頭面什麼的。高雅些的,就是插花品茗。正頭夫人,是不屑於那些個吟詩彈琴的做派的。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兒,倒是不急。他們傢現在做小本買賣,你懂得算賬持傢,把傢裡內務操持得井井有條,便是賢妻。”

季菀聽著著母親說這些話都覺得悲哀。

這個時代女人從小受的教育就是三從四德相夫教子,窮苦人傢就不說瞭,操心著一日三餐。便是富貴人傢,女人一輩子所處的位置也就後宅那一畝三分地。

她是打算以後還要教大伯娘做其他吃食買賣的,所以傢裡的賬很重要。

不過胡翠想多學些知識,也的確是很重要。

“無論學什麼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慢慢來。你有基礎,隻要耐心些,總會有長進的。我傢裡有一些書,你先拿回去看,有不認識的字,或者哪句不懂的,就用筆做下記號,第二天再過來,我一一與你講。”

胡翠喜上眉梢。

“嗯,謝謝周姨。”

**

馮月出嫁還是辦得比較風光,至少在鄉村裡,算不錯的。吳氏給她置辦瞭四套行頭,兩床被褥,還打瞭一對銀鐲子。除此之外,還有三兩嫁妝銀子。

這些季菀都是聽馮梅說的。

馮月嫁的是外村,雖離得不遠,但出嫁的女兒,一年到頭也難得回娘傢一次。送女兒出嫁的吳氏眼含熱淚,萬分不舍,就連平日裡最沒心沒肺的馮梅,也紅瞭眼眶。

男丁們送新娘子到婆傢,馮傢女眷們便招呼親朋好友吃席。

熱鬧瞭一整天,到晚上才漸漸消停。

馮傢的才辦瞭喜事,隔壁季傢卻馬上要辦喪事瞭。

李氏死瞭,因受不得服役之苦,累死的。

一大早,季菀就被丫鬟曾婷叫醒瞭,急匆匆的來瞭堂屋,從大伯娘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的。

她有些震驚。

“今天衙門裡來人,讓傢裡去領屍體。”苗氏神情復雜,“你大哥已經帶著阿平他們去瞭。”

周氏沉默半晌,問:“阿雲和阿松知道嗎?”

苗氏嘆道:“阿松還沒起來,阿雲知道瞭,哭著跟著去瞭衙門。”

季菀也沒說話,她想起瞭三叔季遠。李氏死瞭,生前再大的罪也就抵消瞭。也就是說,季遠可以繼續參加科考。

今年童試的時間已經過瞭,明年季遠才能入考。而考舉人,則需再等三年。

另外,古代女子低下。發妻若喪,夫守孝可以月代年。所以季遠隻需要守孝三個月,便可續娶。

以劉氏的性子,怕是過不久就要為季遠續弦。

她猜得不錯,劉氏得知李氏已死,高興得差點沒放鞭炮慶祝。在她眼裡,李氏是兒子的污點,是擋路石。現在這個女人死瞭,兒子就能順利參加明年的童試,隻要考上瞭秀才,就能做教書先生,收入也會越來越多。以後她就不會再受周氏的氣瞭。

至於季松和季雲會不會傷心難過,她才不管。

若放在往常,李氏這麼一死,周氏和季菀肯定會被人說道議論。但現在知道他們傢今非昔比瞭,也不敢輕易得罪,參加葬禮的時候,也都默不吭聲。

季雲哭得肝腸寸斷,一聲聲的叫著娘。

季松也哇哇的大哭,任是鐵石心腸的人看瞭也不免唏噓同情。

季遠慣會做戲,面色十分哀痛,瞧著還真是一副情深義重的模樣。

劉氏是做戲都懶得做,還笑瞇瞇的收禮金。而就因禮金的問題,李氏的娘傢人又和劉氏起瞭爭執。

“我女兒在你們傢吃糠咽菜的受罪,卻被你們這些狼心狗肺的人送去瞭大牢,現在她死瞭,你卻要踩著她的屍體賺錢。黑心肝的老虔婆,休想!”

李氏的娘指著劉氏一通怒罵,撲過去搶她手裡的銀錢。

吊唁的村民們也沒想到他們在靈堂上就鬧將起來,周氏立即把幾個孩子護在身邊,以免被殃及。

劉氏也是個賴皮的,自然不會讓李母得逞。

“你生瞭個殺人犯的女兒,好意思出門?我要是你,早羞得一根繩子上吊瞭。還想要錢,哼,不要臉。”

兩人瞬間扭打起來,罵罵咧咧不可開交。

“你才是不要臉的東西,虐待媳婦孫子,我女兒命苦,嫁進你們季傢給你們傢傳宗接代,勞苦功高。你們這些個見利忘義的東西,明明自己作孽,卻要來冤我的女兒,把她送去蹲大獄受苦,自個兒在傢吃香喝辣,現在還要賴作踐她。”

李母一邊扯劉氏的衣服一邊指桑罵槐,“我呸,一群狐媚子,不要臉的娼婦,天天打扮得跟妖精似的到處勾引人。你季傢還要什麼傢風臉面?早不知被戴瞭多少頂綠帽。我女兒被你們這群黑心肝的害死瞭,你們現在得意瞭,踩著她的屍首賺她的屍骨錢,還穿得花枝招展來嘲笑她。你們季傢全都是些不要臉的浪蕩蹄子,把我女兒的屍骨錢拿來…”

季菀臉色沉冷。

任誰都聽得出來李母這番話罵的是誰。

周氏抿著唇,神情冷淡,卻沒說話。

苗氏帶著馮傢的幾個婦人已經上去勸,季海皺眉,對季遠道:“死者為大,鬧成這樣成什麼樣?去勸勸你嶽母吧,傢醜外揚,對你也沒好處。”

他是早將這個弟弟看分明瞭,自私自利,為瞭前途什麼都能犧牲。李傢的鬧得這樣厲害,又是直接拿劉氏開刀。作為女婿,季遠若是就這麼看著,就是不孝。剛死瞭個有罪的妻子,若是鬧出這樣的名聲,季遠怕是這輩子都跟科考無緣瞭。

季遠當然不蠢,但長輩間的廝打,他幫哪邊都不合適。所以眼看著苗氏等人將劉氏和李母分開,他這才上前,神情依舊悲痛,“嶽母,您別說瞭,靈堂之上,萬紅也靈魄不安。有什麼事,等出瞭殯以後再說。”

李傢未必就真的把李氏看得多重,早前李氏跟劉氏一個鼻孔出氣,在季傢過得風生水起,但因劉氏強橫,李傢也沒沾多少光。李氏被判入獄的時候,李傢可沒管過這個女兒。今天鬧這一出,不過就是想壓榨李氏的剩餘價值。

說白瞭,就是為錢。

季遠這麼說的意思,就是可以商量。

李母看她一眼,又看看周圍都是義村的人,周氏母女倆從頭到尾硬是沒說一句話,怎麼沉得住氣,讓她想借題發揮都發不出來,隻得恨恨的作罷。

左右她們已經分出去瞭,她隻跟主屋這邊鬧。今天父兄也來瞭一大票,決不能讓季傢占瞭便宜去。

打定瞭主意,李母暫且休罷。

出殯後,李傢人沒走。瞧著怕又要鬧個不休,周氏帶著兒女離開之前特意讓曾福兄弟在這看著,也留下瞭鄭清,若鬧得厲害,便過來傳個話。

“這李傢的,說話忒難聽。”

季容忍不住小聲嘀咕,上午若不是姐姐攔著,她鐵定要跟李母掰扯掰扯。

“這是三叔傢的事兒,跟咱沒關系。”季菀冷靜道:“李傢撒潑耍賴,無非就是要錢。可這錢也不能白給,否則以後就甩不掉瞭。三叔最重面子和前途,他以後肯定是還要續娶的,怎會容許李傢就此吸血鬼似的纏住他?祖母舍不得銀子,三叔卻不糊塗。我估摸著,他應是會用錢把李傢徹底打發瞭,以後再續娶,也就沒李傢什麼事兒瞭。三叔擺出日後科考前途,祖母再是舍不得銀子,也得忍痛割愛。”

周氏笑笑,“如今你是將你三叔看得分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世道,人心不古,都求一個‘利’字。當初你三嬸子落難,娘傢人冷眼旁觀無動於衷。如今她死瞭,娘傢卻踩著她的屍骨求財…她一直是個要強的人,死後卻不得安生,也是可憐。”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前有和娘傢勢同水火的陳氏,後有和娘傢關系冷淡的苗氏,如今這李氏的娘傢,無恥程度更甚。

歸結一個字,窮。

周氏想起自己,雖名聲破敗,流落至此,無可倚仗,至少娘傢人沒有雪上加霜。膝下兩個女兒能幹懂事,兒子乖巧可愛,日子一天天蒸蒸日上,倒也自在安逸。

“娘。”

季容抿瞭抿唇,低聲問道:“三叔若續弦,那阿松他們怎麼辦?”

雖說後母也有賢良的,但總歸隔著一層肚皮。再說,萬一新婦又生瞭孩子,能對前頭原配生的一視同仁?

周氏淡淡道:“你祖母雖脾氣不好,但若你三叔出息瞭,她面上有光,自然就會對阿雲他們姐弟倆好。畢竟我們傢分傢瞭,留在她膝下的就阿雲和阿松兩個孫輩,她總歸是心疼的。”

劉氏慣來喜歡沒事找事,新婦過門,她肯定是會耍長輩威風。若後母不慈,她就更有借口欺負新媳婦。就算是為著自己婆母的威嚴,她也會維護季雲和季松。

天快黑的時候,曾福曾祿和鄭清回來瞭,將季傢主屋那邊的事兒一一說來。

“李傢大娘強硬得很,非要把兩個外孫接回去,說是怕日後遭後母毒手。老夫人不答應,摟著小公子不撒手。”

也就是說默認可以把季雲接走。

季菀嘴角諷刺,這倒是符合劉氏重男輕女的脾性。

“三老爺說姑娘公子都是季傢血脈,萬不可交由他人。況且李傢也不富裕,兩個孩子接過去也隻會增加他們的負擔。李傢兄長便開口索要撫養費…”鄭清說到此頓瞭頓,“五十兩銀子…”

季菀立即嗤笑一聲。

鄭清頓時緘默。

五十兩,李傢也真好意思開口。季遠怎麼都拿不出那麼多錢來,這錢從哪兒出?還不是想著從他們三房手裡摳。

“三叔怎麼說的?”

“三老爺還沒開口,老夫人就火瞭,罵李傢的爛心腸搶劫犯,一傢子都不是好東西,怪不得能養出殺人犯的女兒…”

季菀抿瞭口茶。

她這奶奶,罵人最是厲害不過。可李傢那位,看著也不像是吃素的,兩個老婆子湊在一堆,可以想象那場面多熱鬧。

“李傢兄長當時就怒瞭,差點打起來。”鄭清繼續說,“老夫人罵得難聽,李傢大娘幹脆坐在地上哭天搶地的說自己女兒多命苦,被人害瞭性命討不瞭公道,連一雙兒女都要落在別人手上受虐待。還說三老爺踩著妻子屍骨另娶新歡,就像要撇下嶽傢人,忘恩負義…那李傢有備而來,跟著好些個壯漢,門口都守得死死的,非要三房給個說法。不給錢,他們就鬧。奴婢瞧著,他們是鐵瞭心,有恃無恐。”

“當然有恃無恐。”

季菀冷笑,“這是在義村,鬧大瞭丟的也是我們季傢的臉,可丟不到他們李傢的臉。他們這是算準瞭,就算我們分瞭傢,但打斷骨頭還連著筋。若我們想要善瞭,就得乖乖掏銀子,否則鬧得大傢都不好看。這種事,就是鬧上瞭官府衙門,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他們不敢上我們傢門口來鬧,是知道不占理,而且多少有些畏懼。鬧三房就不一樣瞭,一來他們知道奶奶的性子,鬧大瞭奶奶肯定會來找我們要錢。隻要牽扯上瞭,他們管奶奶要多少,奶奶就會管我們要多少,還真是會算計。”

周氏面無表情。

“李傢的是不是還沒走?”

“是的。”

鄭清點頭,“李傢咬死瞭三老爺會娶新婦不顧原配生的血脈,非要將兩個孩子帶走,還得給銀子,老夫人和三老爺一日不同意,他們就一日不走。這眼瞧著,也不能真的動手趕人。否則他們若傷瞭哪兒,更撇不清瞭。”

李傢那麼多人,住哪兒?必然是住在周氏分傢得來的那幾間房。因為是親傢,劉氏和季遠還得管他們吃喝。

“娘,我看最多明天早上,奶奶就得上門來。”

周氏垂眸半晌,道:“明天一大早,就把小黑小白栓在院門前。”

劉氏就是個色厲內荏的紙老虎,最是惜命,才舍不得用自個兒下套訛詐周氏傢的錢財。至於李傢的,跟他們傢沒關系。若是硬闖民宅,被咬傷瞭,那也是活該。想告都沒由頭,還得落得賊子宵小入室搶劫的罪名。

季菀笑瞭。

“娘英明。”

季遠是沒那麼臉皮厚敢來她傢要錢的。

第二天劉氏果然一大早就來瞭,她想打著李傢的旗號,索要錢財。她算得精,到時候從周氏這裡訛瞭錢,一分也不給李傢,全數揣進自己腰包。但沒想到出師不利,還沒到大門,就看見一黑一白兩條狗在那蹲著。

天已大亮,那兩條狗蹲在那,瞧見‘陌生人’便立即站起來,兇狠的瞪著劉氏。

劉氏唬瞭一跳,登時不敢再前進一步。反應過來周氏是防她以後,她氣得破口大罵。

“周玉瓊,你這個小賤人,你給我開門!”

她聲音尖銳,穿過大門,傳入瞭內院。

周氏不理會。

廚房裡正忙得火熱,燒火的燒火,炸鮮奶的炸鮮奶,一傢人從主子到仆人,都沒理會劉氏的大罵。

“你這個殺千刀的騷蹄子,你以為有瞭錢買瞭宅子就能把老娘撇開瞭?沒門兒,我告訴你。等我兒子考上秀才舉人,你們就是茅坑裡的臭狗屎,跪下來舔老娘的腳都沒資格。還有你那兩個賠錢貨女兒,天天拋頭露面去給人看病,丟盡瞭我們季傢的臉,你還好意思在這住著,裝著富太太的樣子給誰看?我呸!我告訴你啊,你再不出來…”

她聲音極大,左鄰右舍的全都聽見瞭,紛紛打開瞭門。

“逼死長輩的東西,真以為自己長臉瞭?撞瞭狗屎運認識幾個貴人就開始拿喬瞭,你這是做給誰看?狼心狗肺的下賤胚子,老天不開眼,否則遲早劈死你們——”

“這劉氏瘋瞭吧?一大早的在這罵罵咧咧做什麼呢?”

有村民開始嘀咕。

“誰知道她又是哪根筋搭錯瞭?無緣無故的又開始鬧,吵得人不得安寧。”

嫌棄的語氣。

“周氏把狗都放出來瞭,也是夠狠的。季傢可真是熱鬧,三天兩頭的換一出戲。”

“可不是嘛。李氏剛死,屍骨未寒,這親娘和婆母就在靈堂上打起來,聽說李傢的人現在還沒走呢。”

“現在的人,為瞭錢真是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方圓十裡都知道劉氏是個什麼德行,李傢的人也真是有本事,居然治得住她,今兒可真漲瞭見識瞭。”

周圍說什麼的都有,大多還是諷刺劉氏,看熱鬧。

劉氏罵瞭半天見裡頭的人沒反應,已是窩瞭一肚子火,那些議論便如滾燙的油,炸得劉氏頓時勃然大怒。

“碎嘴的狗東西,我傢的事,跟你們有屁關系。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打的什麼主意,想從老娘手裡拿錢,沒門兒。我告訴你們,等我兒子做瞭官,把你們全都抓進去吃牢飯,做苦役。”

這一番威脅還真有用。

季傢本就出過秀才,季遠讀瞭那麼多年的書,保不齊日後真能考中舉人。劉氏那麼狹隘的性子,得罪瞭她,以後必然會報復。

見眾人都面有懼色,劉氏更為猖狂,叉腰大聲道:“怕瞭?哼,下賤胚子,還想跟我鬥?去,給我把門撞開!”

她理所當然的吩咐,一副已經是官老爺母親的姿態。

周圍人面面相覷,都沒敢動。最後還是羅傢長媳廖氏站出來,好言相勸道:“劉大娘,您這是要做什麼啊?周氏一傢人規規矩矩的,又是哪招您瞭?”

“呸!”劉氏碎瞭她一口,怒罵:“什麼規規矩矩的?你眼睛瞎瞭?她不敬婆母敗壞傢風,教壞我季傢子孫,她就是個水性楊花的娼婦。敢頂撞老娘,看我今天不撕瞭她的皮!還愣著做什麼?給我撞啊,我倒是要看看,她能躲到哪兒去。”

她罵瞭那麼久,門前的兩條狗早就汪汪汪的叫起來,如果不是有鏈子拴著,估計早就撲過來咬劉氏瞭。

劉氏也瞧見瞭,這兩條狗隻會叫,周氏那賤人,還是怕她。

她底氣越發足,堂而皇之的發號施令,想著呆會兒非要周氏娘四個好看。然後把她傢的錢全都一搜而空,還有那地契,金銀首飾…

劉氏做著美夢,滿眼都是貪婪。

這時門開瞭,曾元走出來,身後跟著增福兩兄弟,地上放著好大兩個木框,裡頭全是剛做好的炸鮮奶。

劉氏剛要發作,就聽曾元淡淡道:“這些都是給延城幾位將軍府,太守府,知州府等貴人送的貨。老夫人若是再這麼吵嚷下去,耽誤瞭送貨的時間,就是不知道三老爺的前程會不會因此折損於大人們的遷怒。”

劉氏頓時被噎住。

她就是紙糊的老虎,慣會頤指氣使,實則內裡都是虛的。一句話,欺軟怕硬。

曾元又去解栓狗的鏈子。

劉氏立即大喊,“你要做什麼?”

“太守的公子爺送這兩條狗來是防賊的,也省得我傢夫人姑娘少爺們平白受瞭旁人欺負叨擾。”曾元回答得不咸不淡,“小黑和小白平時都很聽話,今天叫得這麼厲害,定是有惡人進村。夫人吩咐我把他們放出來,也好給左鄰右舍的防賊,畢竟前不久才出瞭有人潛入村裡放火殺人。這年頭,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笑臉下藏的是什麼風霜冷劍,還是小心些為好。”

原本聚在一堆的眾人一聽這話神色就變瞭,再看他不緊不慢,已經將左邊那黑不溜秋的小黑的鏈子解開瞭,狗一脫離桎梏頓時汪汪的吠,那目光看得人心顫。

眾人哪裡還敢看什麼熱鬧?立即轉身就跑,把門關得死死的,生怕那兩條狗會沖進來。

劉氏瞪大瞭眼睛,這和她預料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周氏非但沒有被她嚇著乖乖開門送上金銀賠罪,反而還放瞭狗來咬她。

“汪汪汪…”

狗叫聲猛然竄過來,劉氏嚇得驚叫一聲,到底命最重要,這時候她也顧不得什麼錢不錢瞭,掉頭就往回跑,生怕慢一步就被咬下一口肉來。其實小黑離她還有兩步的距離,狗鏈子都還在曾元手裡。他不過稍稍松懈一點,嚇嚇劉氏罷瞭,並不是真的要放狗咬她。

以劉氏那無賴破皮的性子,若真是把她咬傷瞭一星半點,光醫藥費就得是個無底洞。

見她走瞭,曾元臉上才露出笑來,把兩條狗牽進瞭院子。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