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

作者:昭靈駟玉 字數:2163

打開瞭話匣子的陳庶定也開始暢所欲言:“此外,身份認同危機也是不能忽視的,對於接受克隆器官移植的患者,體內器官基因與自身相同,可能在心理層面誘發身份錯亂。”

“尤其在一些文化觀念中,身體完整性與獨特性被視作人格尊嚴的基石,植入克隆器官後,患者可能陷入自我懷疑,對‘我究竟是誰’產生迷茫,進而滋生心理障礙,影響術後康復與生活質量。”

聞言,蕭宇不以為然的淡定道:“術後健康是技術問題,至於心理障礙,依我看有這種問題的人是屬於吃得太飽撐著瞭,真給他多活兩百歲的機會放在面前選擇,最大的障礙隻會是兩百歲不夠還想再活另一個兩百多歲。”

此話一出,陳庶定不禁啞然,楚今夢也不由得含笑掩口。

這個小插曲過後,陳庶定稍作停頓便說道:“相比較而言,另一個問題更為的突出。從人類的進化長河去考量,單體器官克隆技術如果在將來實現,並且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是否會幹擾自然演化進程是倍受爭議的。”

“它使得帶有遺傳缺陷的個體得以長期存活,可能阻礙瞭不利於基因的自然選擇淘汰,影響人類族群遺傳多樣性優化。過度依賴克隆器官的更換,人體自身器官的演化適應能力或許會因此逐漸退化,從而削弱人類應對未來未知疾病與環境變化的天然韌性,讓人類在演化之路上偏離自然反向,陷入倫理困境。”

說到這裡的陳庶定也不由得發出瞭一聲嘆息,因為這個問題是無法回避的,而且是殘酷的。

如果上升到整個人類族群的高度去審視,等於是把本該被淘汰的缺陷基因規避掉瞭自然選擇因此保留瞭下來,客觀上確實會影響族群遺傳多樣性的優化。

但任由自然選擇淘汰,對個體而言無疑又是極其殘酷的。

而且一旦器官克隆更換成為主流,客觀上也確實會導致人類自然演化適應能力的退化。

蕭宇聽到這話,笑著說道:“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也可以說是使得人體演化適應能力的衰退,有遺傳缺陷的個體活的更長,甚至還能繼續誕下後代,要是按照自然選擇,這些個體早就應該被淘汰,更不可能還有後代。同樣的問題,怎麼到瞭器官克隆移植就不行瞭?”

“《易經》有句話叫‘繼之者善也’,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好事會變壞,壞事也會變好,但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能有所得。”

“換句話來說,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兩面性,就看怎麼把它轉化成生生不息的善果。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件事在某種情境當中,它一定是受到大環境的制約,沒有發生之前,是好是壞誰也不知道。”

“天底下的事尤其是自己的事情,凡是發生過的都是好事,沒有壞事。這還不夠,任何事情把它當做好事,它就真的會往好的方向走;把它當作壞事,它也會往壞的方向走,都是自己造成的。”

“我們經常說心想事成,就是因為事情都有兩面性,看到瞭它好的一面,積極和它因應,事情自然會慢慢轉向好的一面,要不怎麼說事要往好處去想,往好處去轉呢?”

陳庶定對於單體器官克隆技術,到底是好是壞,他至今都不敢下結論,在個體與族群之間的得失問題,也頗受困擾,多多少少有點因此陷入自我精神內耗的糾結當中。

不過蕭宇的理解可沒有所謂的自我精神內耗,他是以“無我”的觀察者視角去審視這個問題。

從這個角度去審視,世間凡諸萬物皆為大自然的一部分,所謂的自我選擇,也可視作為大自然選擇的一種方式,隻不過是通過人類“自我選擇”的方式去實現罷瞭。

“繼之者善也,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陳庶定自言自語的念叨著這幾個字,過瞭一會兒,他突然有種豁然明悟的感覺。

他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跟蕭宇這麼一交流,竟能解決自己多年來的精神內耗,頓時大感不虛此行。

陳庶定也沒有想到蕭宇這個後輩的境界格局居然會這麼高,但也讓他更加覺得此番加盟靈鏡科技應該不會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隨後,雙方開始談論單體器官克隆技術性問題。

蕭宇微笑著說道:“我的主攻方向搞新材料為主,不過興趣愛好頗為廣泛,近些年也在現代生物工程領域惡補學習,我倒是認為當前在技術原理與流程上,單體器官克隆技術已經構建瞭起瞭不錯的基礎,通過體細胞的克隆、基因編輯、幹細胞分化誘導協同發力,使得器官定制從理論邁向實踐。”

聞言,陳庶定也不由得點瞭點頭:“這觀點倒是與我不謀而合,而且從發展歷程中來看,多莉羊等標志性成果都是關鍵節點,近年來在肝臟、心臟、肺部克隆多領域都有一些突破,這為臨床應用註入瞭新的動力,從延緩衰老、攻克疾病兩方面展現出瞭潛力,有望更新細胞、修復機體,打破生命時長的限制。”

蕭宇旋即補充道:“我始終堅信攻克這個難題,還是需要多領域的協同,生物學、醫學、材料學攜手深挖機制、優化方案、研發材料;創新研究方法,借助類器官、單細胞測序、人工智能精準賦能;借鑒生物再生智慧,馴化免疫系統,激發細胞潛能等。”

陳庶定也頓時點頭表贊成:“唯有各界齊心,才能更有望跨越重重障礙。”

經過此番的交流,陳庶定忽然看向蕭宇笑道:“外界媒體把蕭先生描述成百年不遇的天才,果然是名副其實,不但沒有誇大,甚至可能保守瞭,主攻新材料領域,在非專長領域的現代生物工程競也有如此不俗的見解。”

說到這裡,陳庶定補充道:“如果蕭先生當初選擇的是現代生物工程單體器官克隆技術專業,說不定這個領域已經取得瞭巨大的突破。”

緊接著,陳庶定又如是道:“雖然現代生物工程領域失去瞭一位天才頗為可惜,但在材料學領域卻得到瞭一位天才,帶來瞭室溫超導的問世。或許這便是蕭先生說的,繼之者善也,凡事發生,皆有利於我。”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