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店鋪裡繞瞭一圈,各人都很滿意,袁耽問道:“屋裡空空如也,該如何著手?“
楊彥道:“我們分頭行動,去買材料,包括圓木、大鐵釘、粗麻繩、麻佈、竹匾、磚、飴糖、大鐵鍋、陶罐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黃豆,爭取在一個時辰之內,把原料湊齊。“
”好!“
連葛洪也按耐不住好奇,與楊彥、袁耽和謝尚,各自領瞭任務,匆匆出門,剩下屋子裡四個大小女人,都在猜測楊彥會如何榨油。
約一個時辰不到,所需要物品陸陸續續的送瞭回來。
首先搭起灶臺,把數十斤黃豆放在大號陶罐裡煮,趁著煮的間隙,楊彥看瞭看周圍,袁耽和謝尚都是十二三歲的少年郎,細皮嫩肉,一看手上就沒二兩勁。
葛洪雖然在史書上描述武藝高強,但是他不敢使喚葛洪,偏偏葛洪也沒有上前搭手的意思,隻是饒有興趣的看著,這隻能自己動手瞭,於是用鋸子鋸圓木,約三寸的厚度,鋸瞭足足十來片,鍋開瞭。
楊彥把煮的三成熟的黃豆抄出,置入大鐵鍋。
鐵鍋在當時,絕對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畢竟鐵器關乎於政權興衰,用以制作鐵犁等農具和各種武器,幾乎沒有餘鐵做鍋,這一隻鐵鍋約三尺方圓,價值兩萬錢。
把鐵鍋抬到灶上之後,楊彥轉頭道:“袁耽,你拿木鏟翻炒黃豆,盡量炒幹,但不要炒糊。“
”嗯!“
袁耽拿起半人高的大木鏟,翻炒起來,由於黃豆本就煮過,再一炒,很快就有獨特的香味散出,每個人都是暗吞瞭口口水。
楊彥則是在墻上比劃瞭一陣子,確定好位置,拿麻繩綁住圓木,吊在瞭屋梁上,並排吊瞭兩根,這時,隨著翻炒,香味越來越濃,袁女正吞吞吐吐:”阿兄,這豆子能不能吃啊?“
袁耽也是饞的不行,望向瞭楊彥。
楊彥笑道:“能吃,註意點別燙著手。”
“女皇,我們走!”
袁女正拉著袁女皇奔過去,各自小心翼翼從鍋裡抄瞭一把豆子,捧在手心,一粒一粒的吃,咬的嘎嘣嘎嘣響。
“好吃,好吃,阿兄,妹看你也別榨油賣瞭,不如就賣炒黃豆吧,嘻嘻,妹和女皇天天過來給你搭手!”
袁女正忍不住贊道。
“嗯嗯!”
袁女皇直點頭。
袁耽也動心瞭,又看向瞭楊彥。
楊彥哭笑不得道:“炒黃豆誰都能炒,賣不瞭幾個錢,但榨豆油是我的獨門秘訣,別想著偷懶,大傢都來吃點吧。“
說著,抓瞭一把開吃。
其他人都忍不住瞭,紛紛抄起黃豆,吃瞭起來。
葛洪與鮑姑面面相覦,他們也想吃,但是在一群孩子面前,不好意思啊!
還是葛慧娘各抓過一把塞過去:“阿翁,阿母,很好吃的,嘗嘗吧。”
“那……那就嘗嘗吧!”
鮑姑和葛洪各捏瞭一粒放嘴裡,這一吃,就和現代人吃瓜子一樣,整個是停不下來。
相比之下,楊彥好瞭很多,到底前世各種美食都有,炒黃豆對他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他隻是品嘗兒時的記憶,一把吃過之後,繼續幹活。
切下的木片,楊彥分成兩垛,對齊瞭打出槽口,還虧得他練出瞭些功夫,要是換瞭一般人,還真是幹不瞭這種重體力活。
當所有的木片都打好槽口之後,袁耽的豆子也炒好瞭,於是,楊彥用麻繩穿過兩片木片的底部,釘在墻上,留下足夠長度的麻繩,再把麻佈置於竹匾裡,倒上豆子,包裹好,壓上木片,依次施為,一共壓瞭五層。
碼整齊之後,楊彥抱起來,按在釘墻上的一枚木片上,並喚道:“袁耽,用麻繩沿著槽口綁結實,謝尚你也過來幫忙。“
“好!”
兩個人上前,按照楊彥的指點,捆的結結實實,如一根樁子突在瞭墻上。
另一邊,也是如法炮制,再分別於底部置上陶罐。
葛洪倒是有些看明白瞭,問道:“賢侄,是否用木樁錘擊?”
楊彥拱手道:“正是,有勞稚川先生!”
“哈哈~~“
葛洪哈哈一笑:”也罷,你我叔侄一人一根,看誰錘出來的油多!“
”請!“
楊彥伸手示意。
葛洪毫不客氣,掄起木樁,如撞鐘般撞瞭過去。
”咚!“的一聲悶響,墻壁一震!
楊彥也掄起木樁去撞,一時之間,咚咚連響。
這種榨油的方法叫做冷式壓榨法,與通常使用的化學析透法相比,雖然出油率隻有後者的一半,約為兩成左右,也就是十斤豆子,榨兩斤油,可這是純物理壓榨法,不須加熱,不用化學添加劑,榨出的油幾乎沒有豆腥味,也更綠色,更健康。
長期食用,對身體的益處顯而易見。
目前用人力榨油隻是權宜之計,將來如果反響好的話,可以設計出磨盤式齒輪榨油機,使用騾馬牽引榨油,甚至在河邊建油坊,利用水力榨油。
“出來瞭,出來瞭!”
葛慧娘突然拍手歡呼。
隻見有淡黃色的半透明油滴開始向下滴落,並逐漸加快。
屋子裡又彌散起瞭一種豆油所獨有的清香。
“好香啊!”
袁女正和袁女皇均是抽瞭抽鼻子,由衷贊嘆。
謝尚與袁耽也是相視一眼,滿面振奮!
葛慧娘更是嘀咕道:“弘農楊氏怎麼什麼都會啊?”
鮑姑不解的搖瞭搖頭,蕭巧娘則是掩嘴輕笑。
如今幾乎沒人再把楊彥當作庶人出身瞭,都猜測他是弘農楊氏流落到江東的族人,畢竟一個庶人,不可能有如此驚艷表現的。
楊彥既不分辯,也不辟謠,隨便別人怎麼猜測。
“謝尚,你可曾想過入夥?”
這時,袁耽搓著手問道。
“這……”
謝尚的眼裡現出瞭羨慕之色,但還是搖瞭搖頭。
其實楊彥最開始也有拉謝尚入夥的想法,但是斟酌再三之後,還是放棄瞭,畢竟謝尚不是一個人,他的父親謝鯤在王敦手下任長史,還有些叢兄弟叔伯住在建康,當時的商賈之業被稱為賤業,士人不屑為之,要是讓謝傢知道自己拉謝尚開油坊,帶人來拼命都有可能。
而袁耽不一樣,袁氏就他們兄妹三人。
漸漸地,油越積越多,罐底積瞭厚厚一層,小半個時辰之後,出油的速度漸趨減緩,直到再也榨不出來,楊彥與葛洪才停瞭手。
黃豆大概是五十斤,出的油約有十斤左右,基本上達到瞭預期。
葛洪籲瞭口氣道:“賢侄,這就是豆油?老夫預感會廣受歡迎,壓榨之法也不復雜,那這剩下的豆粕就直接拿去喂馬瞭?”
楊彥微微一笑:“稚川先生別急,豆粕還能制成一物,請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