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弄巧成拙的下馬威

作者:大名府白衣 字數:3119

站在殿門前,長孫無忌冷眼打量白簡,原本清雋的臉頰此刻滿是鐵青,顯然是對白簡剛剛的話語有些意見。

將身走到白簡面前,長孫無忌陰鬱的問道:“白總管?哪個是長樂公主的駙馬爺?”

“額...”白簡被問得一時語塞,沉吟半晌,驀地說道:“咱傢一個不留神說錯瞭話,還望國舅不要見怪。”

白簡的笑臉賠罪並沒有打消長孫無忌心頭的怒火,冷哼一聲,說:“之前萬歲也曾下旨,若是沖兒得中武狀元,他與長公主的婚事還有緩和的餘地,當時在萬花廳你也曾經聽到,還望總管謹言慎行,不要平白招惹禍端!”

聽過長孫無忌這番威脅十足的話語,白簡連連點頭,雖然表面示弱,但白簡心中並不懼怕這位出言威脅自己的國舅爺。

眼下李世民正值壯年,白簡的紅人地位短時間內無法動搖,長孫無忌縱然囂張跋扈,卻也不敢在老虎面前拔牙。

發泄過心中的怒火後,長孫無忌白瞭一眼白簡,陰陽怪氣的說道:“之前會試主考官來過瞭?萬歲喚你進殿。”

傳過李世民的旨意後,長孫無忌大袖一揮,轉身疾步走入紫宸殿,同時連連嘟囔,顯然是在問候白簡的傢人。

不過說真的話,白簡與長孫無忌還算心有靈犀,在長孫無忌問候白簡傢人的同時,白簡也將國舅爺的十二個兒子數落瞭一遍。

二人一前一後進到紫宸殿,唐太宗正在跟李孝恭、柴紹、魏征、李靖等人商議應對突厥的示意,見長孫無忌與白簡進殿,這才暫停思路,紛紛端起茶盞潤起瞭喉嚨。

李世民手捧茶盞、吹著茶水,喃喃道:“白簡,剛剛會試主考送來瞭何足道的試卷?拿過來給朕看。”

眼見朝中數位重臣在場,白簡立刻打起瞭十二分精神,雙手將試卷遞交給李世民,接著便要退出大殿,以免聽到一些不該聽的機密大事。

正當白簡躬身退去的剎那,李世民抬眼打量瞭幾下,嘟囔道:“以後不要再胡言亂語,什麼駙馬不駙馬的,這還不是沒敲定嗎!”

雖然語出訓斥,但李世民微微上揚的嘴角,卻表明瞭他此舉隻為安撫長孫無忌,對於白簡的話語並未持相反意見。

此言一出,長孫無忌清楚意識到瞭李世民對於李麗質大婚一事的意見,站在原地暗發恨聲,“何足道,小奸賊!你日後沒有弊病便罷,若是被老夫抓到你的弊病,一定讓你萬劫不復!”

自打早朝過後,李世民幾人便在紫宸殿商議軍機,一晃大半天過去多少有些疲累,借著觀看何足道試卷的空隙,李世民正好讓大傢歇息歇息。

“大傢都坐下吃些點心吧。”

說完,李世民率先落座,借著打開“何足道”的試卷,饒有興致的觀看瞭起來。

見試卷的自己親自撰寫的策問篇,李世民輕笑一聲,滿懷期待的想要看看這位何足道能寫出什麼樣的好文章來。

隨著思緒不斷深入,李世民臉上的笑意漸漸凝固,面色也隨之變得凝重瞭不少。

李孝恭等人坐在兩側,見唐太宗面帶不悅,不由互相對視,除去長孫無忌面帶笑容外,李孝恭、柴紹、李靖、魏征四人盡都露出瞭難色。

除去柴紹與長孫無忌外,李孝恭、李靖、魏征三人與“何足道”並不相熟,僅有的一次見面還是房遺愛被罰跪在含元殿前的那次,不過因為當時尉遲恭與長孫無忌互懟,三人也並未太過留意大名鼎鼎的佈衣榜首。

饒是這樣,李孝恭三人忠心秉正,對於“何足道”的事跡也曾聽聞過一些,不過別的,單單“何足道”那獨步杏林的醫術,也足以讓三人生出瞭結交之心。

李孝恭,“萬歲面帶不悅,莫非何足道的文章有什麼紕漏之處?”

柴紹,“眼下長孫無忌就在這裡,如果何足道的文章真有不周,那他還不得落井下石、死追猛打!”

魏征,“何足道?聽說他的醫術極為高超,老夫的痔...初次見面就讓他治療腚...委實有些難以啟齒...”

李靖,“佈衣榜首何足道?就是他在太白山下將長孫沖打下馬來的?馬上、步戰全都勝過我徒兒,這小子想來深得秦老二的真傳啊?聽說他是秦老二的女婿...雁門關裡的一個秦懷玉再加上這麼一個小煞星,完瞭!長孫沖的武狀元看來已經去瞭一大半瞭!”

見李世民面色陰沉不定,長孫無忌大呼蒼天有眼,嘟囔道:“何足道,小銀賊!今天這是老天開眼啊,你就等著吃牢飯吧!”

正當幾人各懷心思,坐在席間喝茶時,李世民悠悠放下將視線移到眾人身上,接著伸手將試卷遞給瞭左側的李孝恭。

“幾位愛卿都看看吧,說說何足道的這篇內政論如何?”吩咐過後,李世民拿起一枚糕點,若有所思的品嘗瞭起來。

李孝恭看過文章後,面色也顯得有些為難,轉而將試卷遞給身旁的李靖,就這樣一人看完遞給下一位,不出一炷香的功夫,幾個人便將房遺愛的文章大致看瞭一遍。

看過文章後,將“何足道”看做眼中釘肉中刺的長孫無忌率先開口,鋪天蓋地的抹黑起瞭房遺愛。

“萬歲,策問的提筆乃是萬歲親筆所提,內政乃是治國根本,何足道所言廣開言路、勤儉節省恐怕與我朝的根本不符,若是照他這麼說,連一個山村老翁都能到長安暢所欲言來瞭!”

房遺愛對於李世民所考教的問策“內政”,完全是依照馬周、武則天的路子寫的,不過其中言論夾雜著前世觀點,讓人乍看起來未免有些激進、鋒芒畢露。

見長孫無忌不留餘地的惡意中傷“何足道”,與秦瓊交好甚厚的柴紹第一個不敢瞭,開口反駁道:“山村老翁怎麼瞭?昔日文王訪薑尚,渭水河邊遇棟梁,薑太公昔年不也是一個垂釣老叟嗎?為人隻看表面分別管中窺豹,真真是心地狹隘之徒!”

二人之間本來就不和,此時被柴紹言語嗆嗆過後,長孫無忌頓時火瞭,“誰是心地狹隘之徒?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跟秦老二是拜把子的盟兄弟,幹什麼!任人唯親啊!”

“任人唯親?我任人唯親?眼下朝中數你長孫國舅的門生最多吧!你說我任人唯親?”

“柴紹,你有本事再說一遍,我的門生多那是我人緣好,像你?一個學生都沒有,害不害躁啊!”

話語越說越急,眼見二人即將打起來,李世民冷哼一聲,不悅的道:“幹什麼!大傢都是多年的老朋友瞭,為瞭這麼點事值當的嗎?”

被李世民喝止後,柴紹、長孫無忌互相瞪瞭對方一眼,眸中盡是不忿之色。

柴紹雖然身經百戰,但為人卻十分謹慎,正是因為這一點長孫無忌才會跟他吵吵,若是換瞭尉遲恭,恐怕早就沖上去暴打長孫無忌瞭,畢竟門神爺可是殺過齊王李元吉的猛人。

待等二人閉嘴,李孝恭、李靖、魏征三人這才說出瞭自己的觀點,話語中雖然有些反對房遺愛的意思,但更多的卻是誇贊,以及人為他的方法可行,畢竟有馬周珠玉在前,三人多多少少也能揣摩到一點李世民的心思。

紫宸殿內,長孫無忌與柴紹針鋒對麥芒,李孝恭、李靖、魏征三人在旁和稀泥,一時間能夠給李世民的建議屈指可數,甚至於有九成都是類似白開水的墻頭話。

內政乃是治國之本,李孝恭等人怎能不知道這點,正因如此三人才會選擇脫身事外,而長孫無忌和柴紹雖然吵得面紅耳赤,但重點一直都放在“何足道”身上,大傢都曉得面對此事,無過便是有功的道理,說的再多最終拿主意的還是唐太宗李世民。

見幾人說的盡都是些模棱兩可的泥縫話,李世民苦笑一聲,轉而起身道:“好瞭,眼下天時不早,眾位愛卿還是先去萬花廳飲宴去吧。”

說完,李世民收好房遺愛的試卷,率先走出紫宸殿,徑直朝著萬花廳走瞭過去。

脫離眾人視線,李世民臉上笑意盡顯無疑,遙望已近黃昏的天邊,嘟囔道:“何足道這小子到跟馬周有些相像,想來二人日後同心協力,倒頗有些玄齡、如晦美名的意思,房謀杜斷...馬謀何斷?”

思想間,李世民對身旁的白簡說道:“馬上將何足道宣進宮中。”

打定宣何足道進宮長嘆的心思後,李世民忽然心尖一顫,想到:“若是就此將何足道誇上一通,這小子豈不是要上天?還是先嚇他一嚇,殺殺他的銳氣也好!”

想到這裡,李世民補充道:“帶著禁軍一塊去到秦府,動靜鬧得越大越好,最好先給何足道一個下馬威!”

聽聞李世民的口諭,白簡不明就裡的撓瞭撓頭,雖然心中滿是費解,但想來是聽來什麼做什麼的白簡,還是退下依照李世民的吩咐照做去瞭。

不過李世民萬萬沒想到,正是他有意給房遺愛下馬威的舉動,徹底敲定瞭“何足道”試卷涉及謀反的坊間傳聞!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