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休妻

作者:懶橘 字數:2343

謝老國公和徐氏乃文宣皇帝賜婚結合,他不能自主休棄或和離,因此與她貌合神離瞭這麼多年。

按理先帝賜婚,他的子孫也不好駁回他的旨意,但謝允安犯的是謀逆大罪,隻要謝老國公奏請,新帝一定會準予。

若非發生瞭這麼大的事,謝老國公的名字還得跟徐氏捆綁一輩子。

前方將士在浴血奮戰,後方謝允安在紮小刀,誰能與這樣的人為伍,樹枝長歪瞭還要修剪呢,徐氏教養失當,這個理由說出去,任誰也指摘不瞭謝傢無情無義。

就是徐氏一大把年紀還要被休棄著實太丟臉瞭些。

謝老國公說完,先是鎖著眉頭,然後又松開瞭,如釋重負一般。

“至於三房的幾個孩子,”他不由喟嘆,“保出來吧,如果還是好的,就繼續養在傢裡;如果不好,在外邊置個宅子,讓他們住就是。”

說來,他們謝傢能這麼穩當,邁過所有檻走到這一步,還要多虧瞭許澄寧。

謝老國公目光慢慢落到許澄寧身上。

她正低頭聽李茹和彤星說話,幫她們夾菜,功成身退之後就好像一個普通女孩一樣雲淡風輕。

謝傢終要因為她邁上一個更高的地方。

雖然他不太願意謝傢木秀於林,但這個孫女的事,他屬實無法幹涉太多。

先這樣吧,誰知道以後會如何呢。

奏折還沒寫,他先收到瞭牢獄中兩個兒子的求救信。

謝允安說自己知錯瞭,但他彼時是迫不得已,就算大哥不來救,他也不敢傷父親一根毫毛,希望父親能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父親不肯救他,也勉力救一救他幾個兒女吧……

謝老國公沒看完就燒掉瞭。

三子謝允賢則是說,他是被謝允安蒙蔽脅迫的,他對謝允安所作所為一無所知,請父親看在三房幾個孩子的份上,救他們一救。他聽說許澄寧將來不可限量,弗殿下一定願意聽她的話,讓她去弗殿下面前美言幾句。

謝允賢庸碌,慣會投機取巧撿好處,比他二哥還要圓滑一些。

謝老國公長嘆,把信都丟開。寫好奏折,送進瞭宮。

本以為壽王忙著登基的事,定然一時半會兒看不到他的奏折,結果宮裡當天便批復瞭,直接下瞭一道詔書替謝老國公休瞭徐氏。

詔書下達,據說老太太當即暈死在獄裡。

六十多歲瞭,還要被休,古往今來頭一個啊!

頭一個就栽在徐傢頭上,將來徐傢的姑娘哪個嫁得出去?

當年差點栽贓給謝容鈺的徐蓉好不容易遇到個肯娶的,這下到嘴的鴨子又飛瞭。

徐傢原本還眼巴巴想著跟未來太子妃的娘傢沾親帶故能拿點好處,沒想晴空一道霹靂差點把他們劈焦瞭。

他們不樂意,拖傢帶口一路從徐府哭到瞭文國公府。說他們的姑母為公府操持大半輩子,結果文國公府一朝顯赫就要背信棄義,實在不幹人事。

鬼哭狼嚎,東西南北鄰裡幾條街的人頭都冒出來看戲瞭。

謝老國公是文人,應付不來潑皮,謝允伯自己出去跟他們對質瞭。

“一朝顯赫?我們謝傢一直都很顯赫,到現在才休棄她,什麼原因你們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那是你們謝傢教子無方!關我們姑母什麼事!”

“你說嘞?”

韓氏的子孫都立功,徐氏的子孫都關在牢裡,這還不說明問題?都是謝傢的孩子,但徐氏就是能教出拿自己親爹當人質的兒孫。

他們謝傢是錯瞭,錯在最開始發現徐氏不是好東西的時候就應該努力向陛下爭取和離,而不是默默忍受她,讓她把兒孫全部教歪,以致造成這個局面!

府門口吵吵鬧鬧,許澄寧悠哉遊哉待在自己的院子裡,和李茹一起聊天說閑話,彤星歡快地跑來跑去。

靜影走進來跟許澄寧說瞭外面的事,問道:“小姐要不要出去看看?”

“不看啦。”許澄寧隨口道。

她進謝傢是來享福的,才不想摻和這些事,而且這點小事謝爹爹搞不定才怪瞭。

她低頭繼續跟李茹說話。

李茹今天過來是來跟許澄寧商量搬出去住的事的,她終究臉皮薄,寄人籬下的日子過不慣,便想在外面租一間宅子和一間鋪子,自力更生。

許澄寧很支持她,便與她商討開店的事。

寶平縣的紙坊說到底是許澄寧出的錢,李茹隻是當個掌櫃,離開後更是把掌櫃的位子交出去瞭,現在她要做生意得從頭開始,正好她也靠紙坊攢瞭一些錢。

“我想開綢緞莊,”李茹指著京城輿圖上的一處問道,“南姐姐,你覺得這裡位置好不好?”

許澄寧看瞭一下,點點頭道:“很不錯啊,這裡繁華,夫人小姐們愛去,開綢緞莊正好,但是你宅子總不能離太遠吧,這裡會很貴哦。”

李茹咬唇,眉心苦惱地皺起來。

“放心,交給我。”

許澄寧把秦弗給她一疊地契拿出來,抽出一張,塞到李茹手裡。

“這宅子給你,以後綢緞莊賺錢瞭要給我分紅啊。”

一出手就是三進的宅子,李茹吃驚極瞭。

但她也不跟許澄寧客氣:“一定,南姐姐,我一定能賺錢的。”

許澄寧開朗地笑:“我信你。”

“南姐姐,這宅子是怎麼有的?”

“坑來的。”

許澄寧把地契像扇子一樣散開,悠閑愜意地扇瞭扇風。

秦弗說這幾天都會很忙,果然是一連幾天都見不到他。

登基大典應該馬上就要來瞭吧。

不出所料,三日後,壽王在眾臣擁戴下登基為帝,蕭氏為後,閔氏為麗妃,秦弗為皇太子,次子秦罕得封瑞王,長女得封端陽公主。

端王、寧王一系全部賜毒酒,奸宦海盛也在牢中賜死。薄元道手下一幹叛將,誅九族,斬首示眾。

至於追隨端王寧王的臣屬,以責論處,有的賜死,有的誅九族,有的流放。

大傢正好奇謝傢的謝允安等人會嚴懲不貸還是從輕發落時,謝允安自刎於牢獄中,並用在牢中留瞭血書,將徐州城之過盡數攬在自己頭上,與傢人無關,請求新帝寬恕他一傢老小。

聖上大抵給謝傢留瞭面子,便下令謝允安謝允賢一系三代不得入朝為官。

有罪得罰,有功也得賞。

他們父子逐鹿天下的時候,麾下湧現瞭一大批謀臣武將。

武將叫得出名字的就有謝允伯、謝容鈺、關鴻、關子越、伍青、季連城、張乘、羅舜、陸欽鋒以及其他一眾男女將士,利秋秋、馬遊章等人也都小有功勞。

謀臣以許澄寧為首,有餘泊暉、佟景、燕竹生、韓策、韓清辭、高敬、李少威等人。李茹、韓清元、朱璦璦等人也在戰事後方做瞭不少貢獻。

陛下論功行賞,該加官的加官,該進爵的進爵,該封賞的封賞。

最令人咋舌的是,許澄寧被封瞭侯位!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